连日来我市降雨频繁,各地草原湿地一派生机盎然。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呼芦素淖日村,大片的湿地也成为了蚊子的绝佳繁殖地,每到傍晚蚊虫蜂拥而至,对村民和牲畜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最近,这里开展了蚊虫孳生地清除和灭蚊行动,切实保障村民的卫生健康安全。
每天傍晚,呼芦素淖日村附近的湿地里大量蚊虫成群飞舞,集中外出“觅食”,随之受到叮咬的就是村民以及牲畜。呼巧燕家今年种了20多亩辣椒,这段时间正值辣椒成熟采摘期,室外30多度的高温下,全家人穿得严严实实摘辣椒,以免被蚊子叮咬。
据研究表明,气象条件与蚊子的生长繁殖关系密切,当气温在25度到30度时,蚊子繁殖最快。近期由于我市雨量较多,天气闷热潮湿,进一步扩大蚊子孳生面积,造成蚊子数量迅速增多,密度升高。针对这个情况,城川镇党委政府、呼芦素淖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班子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协调市旗两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和第三方公司开展了蚊虫密度检测及灭蚊行动。
天色渐暗,蚊子开始多了起来。工作人员全副武装,根据前期制定好的预案,在湿地周围开展灭蚊行动。通过在湖边水体投放杀虫颗粒和喷洒热烟雾,对成蚊以及水体的蚊虫幼卵进行消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工作,当晚蚊虫的密度就降低了15%左右。接下来几周时间里,呼芦素淖日村还将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两到三次的灭蚊工作,并通过为居民发放驱蚊液和普及蚊虫危害知识等,预防蚊虫疾病传播,解决居民困扰。
记者 白蒙仁 刘鹏 席成波
审核 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