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牧业 亿元级项目“结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鹏飞 张茹 张晓艳 孟瑞林
版次:012025年09月10日
九月金秋,“丰景”如画。在伊金霍洛旗,来自澳大利亚的娟姗牛正享受着精准饲喂,智能温室大棚作物与清洁能源实现“共生”,威士忌酒庄里匠心打磨的佳酿散发出阵阵醇厚浓香……这些亿元级现代农牧业“新宠”的背后是来自能源企业的“能量”。
近日,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在伊金霍洛旗调研时指出,要充分依托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优势,深入推进“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支持本土工矿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牧业项目,引导更多资源向农村牧区汇聚。
在这条产业转型的路上,伊金霍洛旗形成了一定“声势”。该旗以深入推进“二产拉动一产、工业反哺农牧业”,引导和鼓励当地能源企业转型投资农牧业经济,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和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一批本地能源企业正在演绎从“能”到“农”的跨界变奏曲。
科技赋能:打造农牧新标杆
走进位于苏布尔嘎镇的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养殖区,智能化设备成为“新农具”。标准化恒温牛舍随时监测牛舍环境、温湿度、有害气体等,实现全过程智能化控制。“这里挤奶采用荷兰莱力智能机器人,实现无人值守、奶牛自愿挤奶、奶质自动检测等,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及牛奶品质。”内蒙古乌兰现代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治伟介绍,项目总投资20亿元,除恒温牛舍外,配套建设现代牧业中央厨房,操作员根据系统实时显示的数据,通过科学配比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饲料的精准投喂。
在伊金霍洛旗,除了“聪明”的“奶罐子”,还有有机绿色的“菜篮子”。
位于阿拉腾席热镇红海子村、曼赖村附近的星光汇科技博览园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这是星光集团依托工业领域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联合山东寿光菜博会建设的城市近郊项目,将工业自动化控制、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计划实施适合伊金霍洛旗气候的智能温室温度调控系统、土壤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已在博览园内试点应用,可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精准调控。
“我们计划每年投入研发资金,重点攻关节水灌溉、绿色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保鲜贮藏等技术。”项目负责人乔志霞表示。
这些现代农牧业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开花,是地域优势的凸显,更是政策环境的“磁吸”。
“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重点在服务企业以及通电、通路、通水等‘三通一平’基础设施方面给予保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带动当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伊金霍洛旗农牧和水利局副局长陈和平表示。
农旅协同:激活产业新引擎
在红庆河镇,波光粼粼的湖泊岸上拔地而起数座红色尖顶欧式建筑,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这是蒙泰现代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的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品深加工、酒文化体验、特色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2亿元。
核心区域的威士忌酒厂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保留传统的苏格兰酿酒工艺,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摩原料选择、发酵、蒸馏、陈酿到装瓶的全过程生产工艺,并且品尝和消费。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