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进
版次:062025年07月30日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空气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焰,炽热难耐。我刚下了车,便觉又饿又热。抬眼间,瞧见一家面馆,赶忙走了进去,要了碗凉面。坐在面馆里,享受着空调吹出的丝丝凉意,待吃完那碗凉面,确实感觉神清气爽了不少,可心底却总像缺了点什么似的。我的思绪飘回到了小时候母亲亲手做的手擀豆面,可比这面馆里的凉面好吃很多。
记得母亲做手擀豆面的时候,我总会搬个小凳子,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母亲先是细心地准备面粉,一般会选用豌豆面和白面,将它们一同放入盆内,其中豌豆面的占比会稍微多一些,然后再把它们掺和均匀。那豆面粉的颜色看上去要比小麦面粉黄上一些,在阳光的映照下,还散发着晶莹的光泽。
接着,母亲便开始加水揉面。她一边缓缓地往盆里加水,一边用那双灵巧的手不停地揉着面团,直到揉成硬面,这才盖上盖子,让面团醒上一段时间。
母亲把醒好的面团放在了案板上。先是将面团分成两小块,然后再捏成圆饼状,准备开始擀面。只见母亲拿起那根长长的擀杖,一下又一下地反复擀压着面饼,那动作娴熟而又有力。随着擀杖的一次次起落,面饼渐渐被压出了光,变得越来越薄,最后被擀成了一张大大的薄饼,厚薄均匀得恰到好处,就像是一个银色的车轮,静静地躺在案板上。母亲再轻轻地在上面撒上一层面粉,防止粘连,随后把面饼展开,从左右两面向中间折叠起来,那折叠好的面饼就如同一条多层的铁轨形状。最后,拿起刀,利落地把它切成了均匀的面条。
这边,母亲早已用大锅烧上了开水。待水沸腾之后,便把切好的面条下进锅里煮。不一会儿,面条就煮好了,母亲用筷子把面条捞出来,放在碗里。接着,把事先做好的西红柿鸡蛋汤卤子浇在面条碗里,刹那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香气,那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让人垂涎欲滴。我看着这色香味俱佳的豆面,再也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来,大口地吃了起来。边吃还边好奇地问:“这手擀豆面为啥就特别好吃呢?”父亲笑着回答道:“那是因为有特有的豆香呀,所以吃起来特别美味。”
后来,我渐渐长大,才明白原来豌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和淀粉,自古以来就是食品中的上品。人们喜爱吃豆面,正是因为它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那与生俱来的豆香味。豌豆面做成的食品吃法多样,可在我心里,最爱的始终是母亲做的手擀豆面。
在我的家乡,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豆面的俗语,像“长长的豆面油呛酱,一碗不够再调上”“宽豆面,豆面长,汤清水利,满口喷香”,直到现在,豆面还常常被用于待客,其中蕴含着相思不断、情意绵长的美好寓意。
母亲的手擀豆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存在。它承载着岁月里最温暖的味道,那细腻的口感,就如同母亲的爱一般,每一口都饱含着母亲对我的牵挂与关怀。即便如今时光流转,那些美好的回忆依旧清晰如昨,母亲的手擀豆面已然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美味,永远散发着母爱的芬芳,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时常回味起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