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政务协同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金咏

版次:012025年07月30日

近日,呼包鄂乌四地政务服务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呼包鄂乌“四城通办”标准事项清单》,54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四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呼包鄂乌“四城通办”的深化升级,本质上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具象实践。过去,同一事项在不同区域办理,存在明显标准化差异,从而形成无形的区域边界,增加跨域办事成本。如今,四地通过重新比对梳理,统一办理事项,规范办理标准,从根源上消除了“政策温差”,形成“标准统一、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协同机制,使政务服务成为区域协同的“黏合剂”而非“分隔带”。

政务服务的本质是满足多元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模式都难以实现全域覆盖。作为“四城通办”重要节点,鄂尔多斯已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线上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办理;线下通过“跨域通办”窗口,满足企业群众差异化需求。这种“全域覆盖”的架构设计,确立了政务服务协同的技术标准,搭建了异地事项受理转办的高效机制。鄂尔多斯以“双线融合”模式打通“时空”壁垒,推动“四城通办”从概念共识转化为可落地的操作体系。

呼包鄂乌一体化政务服务,实际上是对政务服务本质的回归。当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办理,企业经营的制度性成本随之降低,人才流动的手续性壁垒逐步消除,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性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以协同为路径,以创新为动力,这个一体化发展理念就会变得更加具象可感、更具实践效能。它证明了区域协同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转化为现实效能。政务服务改革也不是孤立的操作优化,而是能够成为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从政策协同到效能释放,一体化发展的脉络正沿着政务服务的毛细血管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每个角落。未来,相信在政务协同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将打破更多壁垒、凝聚更强合力,伴随着“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方向的不断探索,“四城通办”逐渐实现从“能办”到“好办”“智办”的升级。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