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冀佳彤
版次:062025年06月26日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国有企业应当寻求创新、把握规律,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本文以东胜国投集团第一联合党支部为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立足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压实责任、真抓实干,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的探索。
做法和成效
在“硬”字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企业党建把方向、管全局的引领力
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突出“政治过硬、理论过硬、主责过硬”。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深入实施“政治统领”行动,班子成员带头拥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到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全过程。突出“第一议题”制度,把笃学笃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将党内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高效完成集中学习、书记讲党课、专题研讨等任务。把党建工作列入班子例会内容,专题研究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立任务、画红线、明方向,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体推进、一起落实。
在“强”字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企业党建筑堡垒、聚人心的感召力
支部对照基层党建目标,全力做好“建强党的组织、做强党建基础、增强党员意识”各项工作,不断促进“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提质升级。加大“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聚焦党务干部知识储备,夯实党建业务实操能力,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务公开等基础性工作。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情况、志愿服务等信息建立明细,并纳入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形成组织好、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的管理约束。
在“实”字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企业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助推力
支部通过“做实前置程序、落实服务发展、抓实作风转变”三项措施,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制定议事规则,推动党支部在公司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发挥实质作用。举办大讲堂,围绕行业相关政策理论、专业知识、重点难点等举办讲座,使党员职工队伍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拓展提升。同时,强化政治、问题、质量、效能“四个导向”,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崇德向善的群体心态,着力激发创新力、强化执行力。
在“新”字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企业党建强素质、树形象的影响力
全面推进“党建共建探索新空间、企业文化激发新活力、社会责任对标新站位”的“三新”建设工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支部与东胜区幸福街道普惠社区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举办丰富多彩的共驻共建活动。以“党建聚力 服务民生”品牌为引领,打造“红色引擎”,以优秀党建品牌根植企业文化。
经验和启示
铸党魂、强堡垒,党组织建设引领国有企业行稳致远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国有企业要以创建党建品牌为切入点,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营业绩为落脚点,不断夯实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强化业务水平,运用国企先天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努力提升凝聚力和创造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深化改革、防范风险、提质增效等中心工作的良性互动。
强主业、优结构,实体化项目夯实国有企业转型基础
国企要以打造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发展“引擎”持续强劲,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改革中求发展。坚持突出主业、做强实业,通过整合既有业务、资产资源,构建起特点突出、协同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企业做大体量、做实资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布局优化,构建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循环。
纾民困、暖民心,为民办实事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国企文化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文化的独特内涵,这就是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红色资源与文化管理的结合。要全面探索国企文化建设工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应当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丰富党建载体,力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思想、理论、政策传递给每一名党员干部。同时凝聚优质资源,不断巩固拓展各项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基层党组织共联共建新格局。 (作者单位:东胜国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