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版次:082025年06月25日

“2022年至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3360件,年均增长率为20.52%。”

“从被诉行政行为类型来看,案件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行政复议529件,行政处罚498件,行政强制476件,行政确认400件,政府信息公开136件,行政协议97件。” 

4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为协助做好专项报告审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在听取了所到旗区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康巴什区法院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与检察院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市人大代表、律师代表进行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在对报告进行分组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目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努力化解行政争议,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但也要看到,我市行政审判工作仍然存在办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效果欠佳、司法建议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与会人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行政审判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近年来,全市法院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加强。打造“法优暖城”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近三年全市法院共审结行政协议、招商引资、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等行政案件233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利益。筑牢生态保护安全屏障,依法履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审判职能,健全完善司法行政联动机制,在全市打造5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加强涉民生行政案件审理工作,近三年全市法院共审结工伤认定、社保待遇、民政教育等社会保障类案件394件,全力维护劳动者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持续抓好国家赔偿案件精细化审理和司法救助案件规范化办理,近三年全市法院共办理国家赔偿案件126件、司法救助案件112件,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563.7万元。

对此,靳锐委员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把好案件质量关。准确把握行政审判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把行政审判作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行政审判司法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强化行政案件质效管理,压实主审法官和合议庭责任,发挥院庭长监管作用,把好案件质量关,防止程序空转,做实定分止争。二是要提升案件服判息诉率。要切实发挥庭审功能,充分保障诉讼双方陈述申辩权利;要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增强裁判文书的法律逻辑性和事实针对性,做好诉讼全流程释法答疑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行使上诉权、申诉权。三是持续加强案件执行工作。要积极主动督促行政机关及时依法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探索执结非诉行政案件的方式方法,强化执结效果,切实提高有效执结率。

持续增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合力

报告指出,全市法院不断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机制,印发《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参与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方案》《关于在诉讼环节做优做实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若干举措》,力促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深化执法司法良性互动,持续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编写《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通过具体案件提升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

“行政机关自我纠错是化解行政争议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刘振怀委员结合调研情况分析指出,部分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不够有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不够完善,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各解纷方式之间衔接不畅,多元化、多途径、递进式解纷机制尚不健全,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方面还未形成科学完整的工作机制。加之个别法官存在“就案办案”“一判了之”的倾向,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没有很好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对此,刘振怀委员建议,法院作为审判机关,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审判理念,认真处理好司法为民与服务大局、适用法律与执行政策、依法裁判与协调和解等关系,进一步完善与行政机关的工作联动协调配合,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落实落细,定期梳理排查行政诉讼高发领域和矛盾突出领域,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出预警和建议,以便更好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共促治理,着力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二要精准及时制发司法建议、行政审判白皮书,持续做好司法建议跟踪监督问效,着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行”。刘振怀委员建议,作为行政诉讼被告一方的行政机关,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评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二要充分释放行政复议这一内部纠错职能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制度优势,进一步畅通复议渠道,整合多方资源,扎实做好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三要健全完善内部行政监督机制,对引发信访、复议、诉讼等行政相对人提出异议的行政行为,及时启动内部审查或提级审查程序,发现问题果断纠正,分清责任,严肃问责,切实强化行政行为刚性约束。四要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和及时反馈人民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五要扎实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切实发挥调解组织作用,推动行政调解多方参与,力争使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不断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

随着行政案件类型、数量的日益增加和群众维权意识、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法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我市部分基层法院存在行政审判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行政审判工作质效提升。分组审议中,不少委员对此提出意见。

“要科学合理设置行政审判机构。”王晓莺委员建议,要切实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配齐配强行政审判人员,充实审判力量。

“要加强专业培训力度。”李国权委员强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与实务研讨,加强对新类型案件、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升审判人员把握政策、适用法律、驾驭庭审、裁判说理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质性化解争议等综合素质能力。

“要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牧其尔委员建议,全市法院要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各项铁规禁令,不断提升法官拒腐防变能力,切实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行政审判队伍。 (白海娟)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