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东胜区东联学校:京剧进校园 国粹育新苗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睿颖 李芸缇

版次:052025年06月25日

走进东胜区东联学校排练厅,京剧社团的学生正全身心投入基本功的训练。他们身姿矫健,跑圆场时步伐轻盈,压腿踢腿刚劲有力。清亮的喊嗓声在厅内回荡,一招一式尽显扎实的基本功。随后的京剧小片段时间里,学生身着华丽的京剧戏服,依次演绎《红娘》《穆桂英挂帅》《铡美案》等经典曲目。学生眼神坚定而专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自信与从容。

“我喜欢京剧的服装,因为京剧的服装色彩艳丽,装饰精美,而且不同的服装代表了他们不同的人物性格。”东胜区东联学校初中部学生贾若文说。

近年来,东胜区东联学校以“普及+特长”为目标,开设京剧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学校邀请专业京剧教师,依托京剧实验班与京剧社团进行系统化教学,课程涵盖京剧常识、经典唱段等内容。通过沉浸式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京剧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新活力。

“我学京剧一年多了,最喜欢红娘这个人物。红娘的衣服很好看,上面有很多花穗,还有水袖。红娘这个角色让我感受到了活泼、伶俐、可爱。”东胜区东联学校小学部学生苏诗彤说。

据悉,东胜区东联学校自2023年9月起正式开设京剧艺术教育课程。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先后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青少年活动中心、内蒙古艺术剧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业京剧教师进行授课指导。目前,学校已设立8个京剧实验班,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京剧常识、经典唱段等内容,惠及学生超400人。同时,为挖掘和培育具有京剧特长的学生,学校选拔、组建了“国粹苑”京剧社团,现有成员约70人。该社团每周开设两节选修课程,由专业京剧教师进行面对面教学,为热爱京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

“学生学习京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锻炼身体协调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把京剧艺术传承下去。”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老生演员包拯说。

京剧在校园扎根,成为同学们调节学习生活的一抹亮色。“下一步,我们尝试加入内蒙古的特色和元素排一些原创京剧,例如把马头琴、长调融入京剧,让内蒙古的京剧插上草原的翅膀,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东胜区东联学校工会主席杨宇说。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