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培培 通讯员 王慧琴
版次:042025年06月24日
从“被安排”到“能选择”,从“靠帮扶”到“靠技能”。近年来,准格尔旗聚焦残疾人多元就业需求,以社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就近就业”“辅助就业”“技能就业”多模式落地开花,为残疾人量身打造了一批就业项目,帮助这一群体实现稳就业。
在友谊街道草场村西梁社的爱心服装加工厂内,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各类工装、马甲和劳保用品。这家由准格尔旗青年助残文创服务中心创办的服装厂自2024年5月投产以来,已吸纳10余位残疾人和困难妇女实现稳定就业。
曾是家庭主妇的范爱兰,如今已成为厂内的技术骨干,擅长服装打版、样衣制作和流水线缝制等多个环节。她告诉记者:“厂子开业时我就来了,原来也学过缝纫,在这里又学到了很多新技能,待遇也不错,一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而且离家近,我挺满意的。”
目前,该服装厂已实现打版、裁剪、缝制、绣字一体化运作,本地订单稳定。同时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帮助30余人提升技能、实现灵活就业。在这里,就业不再是“一次性安置”,而是一场“持续性赋能”。“我们计划把企业做得更大,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同时拓展产业链条,增加箱包、床上用品、劳保手套等产品种类。”负责人秦好富说。
在沙圪堵镇,“温馨家园”让不少长期赋闲在家的残疾人迈出就业第一步。在手套缝制车间,新员工正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流程、熟悉操作。居民段丽就是其中一员,她腿脚不便,过去十年都在家照顾孩子,如今第一次走出家庭实现就业。“以前一直没有适合我的工作,来这儿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也有信心能坚持下去。”段丽说。
“温馨家园”是准格尔旗打造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之一,总面积1100平方米,未来将逐步建设职业康复室、心理咨询角、文体活动区等功能区。目前,该基地由富民社区联合鄂尔多斯市致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运营,已有10余名残疾人和低收入人员在此稳定工作。“我们提供一站式辅助性就业服务,涵盖职业技能培训、康复服务、心理咨询等,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鄂尔多斯市致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燕介绍说。
有温度的就业背后,是更具力度的制度托底、政策护航。2024年以来,准格尔旗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超过8500万元,为残疾人创业、培训和安置等提供有力资金保障。459名残疾人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332人次参加技能培训,48户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获得补贴资金104万元。
从“输血”到“造血”、从“安置”到“赋能”,准格尔旗正通过一个个扎根基层的“就业落点”,为残疾人群体打开更加广阔的就业之路,让稳就业真正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