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霞 张司奇
版次:032025年06月13日
六月的乌审旗,梦想与温情撞个满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名校学生家长面对面”访谈活动热烈展开。北大学子王溦雪一句“家的温暖和家乡的底蕴,是我成长的‘营养土’”引发全场共鸣。清华、北大等名校家长代表与本地巾帼英才围坐话家常,从灶台烟火到家风传承,从书桌台灯到家校共育,揭开了乌审旗“盛产”有理想、懂感恩的女性人才的“秘籍”。
在这里,好家风化作培育巾帼英才的“秘密武器”,家校共育为女性成长架起阶梯,让每一位怀揣志向的女性,从这片充满温度与底蕴的土地出发,奔赴星辰大海。
近年来,乌审旗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乌审”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暖心服务,激发女性人才创新活力,成为女性人才施展才华、绽放“她”光彩的沃土。
抛出“橄榄枝” 诚意满满“引”人才
“在乌审旗这5年,我从职场小白变身行业能手,得益于当地的人才政策和公司培养体系。”来自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分公司的技术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欣提起这段经历,很是自豪。
好政策就像强力“吸铁石”,不仅把像刘欣这样的青年才俊吸引过来,还让他们扎根下来,和乌审旗来了场“双向奔赴”。
乌审旗妇联积极发挥“联”优势,对接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发挥1086名女科技工作者作用,搭建资源链接服务平台,推动广大女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与内蒙古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在女性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巾帼科技实践下基层活动、女性科技干部人才交流互动、畅通女性科技人才信息互通共享渠道等多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组织女科技工作者走村入户,为农牧民提供免费体检义诊;牵线搭桥,促成乌审旗与北京安贞医院双心医学中心合作,守护妇女健康。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女性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
培育“金种子” 全心全意“育”人才
乌审旗人民医院副院长王丽梅表示,旗委、旗政府对人才的关怀与支持,让她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发展。2021年,她被评为“乌审英才”,享受到当地对人才的最高礼遇。
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做企业,只要有本事,这里就有舞台。乌审旗精准培养妇女干部,培树典型,拓宽家庭教育人才选拔渠道,关爱高层次人才,为各类女性人才搭建“人尽其才”平台,支持女性人才在科技创新、社会民生、农牧生产、生态治理、民营经济等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女企业家、乡村振兴巾帼带头人等。目前,全旗女性高层次人才有665名,约占高层次人才总量的42.8%,撑起人才队伍“半边天”。
搭好“大舞台” 不拘一格“用”人才
“是组织给了我到基层锻炼的平台和机会,让我在基层历练中成长成才。”中央民族大学博士乌云塔娜放弃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在基层的两年,她积极服务家乡建设,入选自治区“英才兴蒙”计划,成为家乡的骄傲。
近年来,乌审旗妇联对标发展所需,联合多部门举办“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为女性就业搭建平台,吸引3000余名求职者,1300多名女性找到“心仪岗位”;组织开展烘焙、刺绣、电商、茶艺等技能培训班,1700多名女性学会了技能,推进了巾帼就业创业行动;打造2处市级“妇”字号基地,推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落地见效。
送上“暖心礼” 千方百计“留”人才
为优秀女性授牌、送非遗家风礼物,请专家讲职场礼仪、心理健康课……在纪念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乌审旗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礼遇人才赋能活动,用最高礼遇向“她力量”致敬。
礼遇人才是乌审旗求才若渴的最大诚意。乌审旗妇联精确瞄准青年人婚恋问题,举办“缘聚乌审 爱在图克”联谊活动,为110余名单身青年提供交友平台,帮助企业更好“聚才”“留才”;聚焦人才家庭需求,开展“才聚乌审 家暖无忧”活动,赠送家政服务、家庭关爱礼包,搭建家庭互动平台,组织亲子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度,做实“家”文章,实现人才与乌审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