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把握大势 加力推进科技“突围”

——一论扎实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本报评论员

版次:012025年05月21日

在“创新为先、创新为要”的时代浪潮中,鄂尔多斯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刚刚落幕的全市科技大会,不仅是一次晒成绩、找短板的“复盘”,更是一次“蹚新路、求突破”的“布局”。

激发“原始创新”基因,培育更多创新“血脉”,激励更多“从0到1再到无穷”,便是这座城市的答案。

向“新”而进,久久为功。科技创新的浪潮在高原大地上翻涌,为鄂尔多斯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从世界首创煤加氢气化技术成功试车,到助力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从R&D经费投入增长贡献率居全区首位,到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的创先进位;从一揽子人才和科技创新政策接续实施,到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笃定而行……每一项成就皆是科技创新的因与果,鼓舞着我们奔赴“星辰大海”的坚定征途。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当创新政策实现由“零星分散”转向“系统集成”,当创新主体实现由“弱小苗木”转向“繁茂森林”,当创新平台实现由“星光点点”转向“星罗棋布”,当创新成果实现由“点上发力”转向“面上突破”,当创新人才实现由“少人问津”转向“纷至沓来”,这些科技创新要素的“变数”,恰是鄂尔多斯以前所未有之力将科技创新置顶的基因之变,步步彰显出这座西部城市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站位之高和信心之坚。

无数事实证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经济版图,我市又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科技创新之路虽“风起潮涌”利于行,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依然存在整体创新实力还不够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够紧密、创新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等“坡坡坎坎”。

“新”潮澎湃,更需乘势而上。因此,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既要做敢闯敢干的“弄潮儿”,也要当稳扎稳打的“掌舵者”。在思想上要居高谋远,深刻认识到推进科技创新是挑大梁、作贡献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的关键支撑,是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在行动上抓实落细,加力推进科技“突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部署,加速科技创新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进程,点燃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引擎。

把握大势,方成大器。今日的鄂尔多斯,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创造,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打开新航道、驶向新未来,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构筑更强的科创优势,推动“创新之花”结出“发展之果”,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鄂尔多斯。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