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政府大讲堂政策解读会侧记(二)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苑雪璐 赵柔樾 王锐娜
版次:022025年05月14日
5月9日至10日,在鄂尔多斯市政府大讲堂政策解读会上,来自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解读政策内涵,勾勒发展蓝图。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何万智聚焦“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自治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工信领域现行产业政策三方面内容,对制造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作了阐释。同时,结合《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全市助企行动以及保障中小企业权益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工作举措。
何万智说:“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自治区助企行动实施方案,市工信局牵头草拟、市政府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助企行动方案》,提出建立拖欠账、信贷账、投资账、技改账、创新账、困难账‘六本账’,实施千亿企业、准500强企业、上市挂牌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小微企业‘六个培育行动’,市助企行动工作专班建立了市旗区协同联动机制和‘建单-派单-回单’闭环工作机制,以企业的获得感为重点,按月调度企业诉求问题化解进度,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助企行动取得实效。”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马二喜重点聚焦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围绕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建设用地报批、土地供应四方面工作涉及的相关政策和要点依次作了解读。
马二喜说:“为进一步加快项目预审进度,目前,市旗区自然资源部门提前介入重大项目选址选线,协助企业尽可能规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文物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从源头减少企业选址‘试错成本’。市级层面预审时限由8个工作日缩短至4.5个工作日。”
市能源局局长霍励平围绕我市新能源剩余资源量及利用方向、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出台的新能源发展政策以及如何利用能源结构转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分析和解读。
霍励平说:“预计到2030年,我市可争取形成‘2+4+2’共8条特高压通道外送格局,其中在‘十五五’期间,仅新能源外送项目固定投资将超过4000亿元。鄂尔多斯位于全国三大独立电网之一的蒙西电网,电网结构坚强、风光资源丰富、政策灵活;依托绿电资源,在电价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可提供全国领先的低电价水平。依托雄厚的煤矿、化工等传统产业基础,鄂尔多斯完全具备打造‘绿电+绿氢+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生态,必将成为全国新能源开发与低碳转型的标杆区域。”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德华立足国家、自治区和市三个层面,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核心目标、重点任务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深入解读。
陈德华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围绕能源、交通、农牧等领域,全面整合优质资源,通过专业化归口整合,构建起‘主业突出、板块清晰’的国有企业运营新格局,形成传统能源、新能源、农牧水务、航空文旅、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十大产业,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协同联动。在投资管理方面,我市严格把控非主业及低效无效投资,创新制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各企业集团聚焦核心主业,原则上核心主业不超过3个、培育副业不超过2个,并严禁超范围开展非主业投资,通过制度约束实现投资行为的全流程规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韩玉光以《创新市场监管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市场监管领域“四大安全”、高质量发展、建设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韩玉光说:“近期要加快出台我市《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职责清单》,全面构建完善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全链条管控举措。要加大商标品牌培育指导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增加商品和服务商标品牌附加值。要深化专利转化运用,推动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促成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加速转化。”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保荣以《深入贯彻“三管三必须”原则 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为题,对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的含义、原则的确立及地位、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规定进行了深度阐释,对违反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案例进行了分享,对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讲解。
马保荣说:“今年,虽然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我们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当前,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深化‘三管三必须’原则的落实,针对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稳定的安全环境。”
市科技局局长边东围绕中央、自治区战略部署及主要科技创新政策和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及主要政策,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解读了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加快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揽子”激励措施。
边东说:“要适度超前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对国家、自治区在我市布局建设的实验室(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给予全方位保障。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研平台,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的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期前5年给予最高5亿元支持。对国家、自治区级重大科研平台,给予最高30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只有企业做活做强做大,科技创新才有未来。我市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单个科技重大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按‘总量+增量’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研发补助;对新增‘三清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30万元、5万元奖补;对新认定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300万元、500万元支持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良从就业创业、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出发,围绕群众关切的人社民生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张良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为此,我市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并给予3000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企业通过就业见习、储备人才的方式主动吸纳就业,给予相应补贴;同时,挖潜释放政策性岗位资源,及时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民生志愿者招募等工作,提出将旗区、部门事业编制总体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2025年全市事业单位计划招聘2000人左右,‘三支一扶’稳定在200人左右、‘社区民生志愿者’维持在230人左右。”
市统计局局长李忠林通过视频短片、举例说明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统计部门职能职责、GDP核算方法以及其他重点指标,并围绕升规纳统、依法治统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讲解。
李忠林说:“《统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市司法局局长高峰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背景和意义为切入点,重点解读了实地评估重点项目、其他有关情况核查情况。
高峰说:“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场化是基础、法治化是保障、国际化是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是创造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进人民群众便利。2022年底,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创两成’工作部署,启动创建全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3年10月,我市成功创建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与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一起被自治区推荐为‘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候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