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鏖战“三北” 黄河“几字弯”攻坚正酣

版次:022025年04月24日

(上接第一版)

——这是一场自我加压的全力冲刺。知责于心,拧紧思想“螺丝”;担责于身,擂响冲锋“战鼓”;履责于行,上好实干“发条”。

“迅速进入合力攻坚的战时状态”,沉下一线、服务前移、实地督导,一个个重要会议密集召开,一条条重要要求迅速落实,一项项重要工作有序推进……

国家工程,使命如炬,初心如磐。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水投集团提前谋划,及早行动,积极与市旗两级政府、林草部门协同合作,主动上门与项目区所在地的各苏木乡镇对接项目用地,3月3日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复工,近日又联合市林草局成立项目督察专班,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高效运转。

勇者逆行,令人惊叹的鄂尔多斯速度背后,是一名名建设者日夜兼程的无怨劳作。

2025年伊始,鄂尔多斯市水投集团项目攻坚组就已开始落实地块、套图核实、实地勘探等工作,并依托杭锦旗和达拉特旗林草局及各苏木乡镇提供的地块信息,充分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奥维互动地图便捷的实地导航与数据采集功能以及CAD精准的绘图优势进行地块核实工作,本着“当前核实一块、将来种活一片”的理念,组织项目人员对规划区域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现场核实。

鄂尔多斯市水投林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说:“从年初至今,经过接续奋战,现已将54万余亩项目用地基本落实到位,同时按照‘以工代赈’工作要求,80多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将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我们将铆足干劲,形成合力,力争在今年高质量完成2025年和2026年度项目建设任务。”

“你们快来看,这株杨柴发芽啦!”

4月16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杨树村四社施工现场,只见20多名治沙工人们俯身弓背、默契配合,忙碌有序地划线、开沟、栽设沙障,正在编织抵御风沙的“立体防护网”。

看见来现场指导的鄂尔多斯市水投惠源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高德雄,内蒙古乾金生态农牧业科技合作社负责人郭永东熟识地招手问候,面对记者询问,郭永东说:“我们早已成为一家人,鄂尔多斯市水投惠源建设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几乎是天天过来,最多不超过两天,有他们现场指导,我们更有底气了。”

走进沙漠深处,登高远眺,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网格状沙障渐次排开,一片片裸露的沙地被牢牢锁定,一排排沙柳方格织成的“魔方”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近处,在已成型的沙障网格内,工人们用螺旋钻钻出孔穴,将柠条或杨柴苗子笔直插入,再覆沙、踩实,动作连贯而娴熟。

“你们快来看,这株杨柴发芽了。”内蒙古乾金生态农牧业科技合作社成员程生福蹲在地上,指着一株杨柴幼苗,惊喜地招呼着大家。他感慨地说:“这才种下五六天,就顶着风沙发了芽,生命力真是强大。”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全面攻坚。紧锣密鼓、快马加鞭,一次次督查指导到现场,一片片沙柳方格扎下去,一条条防沙林带建起来,黄河“几字弯”鏖战正酣。

绿色,生命与希望的象征。在打好“三北”攻坚战的征程上,鄂尔多斯治沙人正治沙扩绿攻坚,发挥点沙成绿、点绿成金的神奇魔力,为沙区人民带来生态福祉,助力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

“今后,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继续坚决扛牢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坚持防治结合、协同推进,实现全要素统筹、全系统施治、全面性覆盖,一张蓝图绘到底,最终形成配置合理、结构稳定的270公里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力争打造成高品质的黄河绿色生态廊道,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国企力量。”鄂尔多斯市水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浩表示。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