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职”达岗位 “就”在鄂尔多斯

版次:022025年03月21日

(上接第一版)

“专升本不是‘逃离’职教,而是让我们拥有更多选择权,在更广阔舞台证明职业教育的价值。”2024年,由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升入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牛妍然表示,专科阶段的实训经验,在本科案例分析中更具实操思维,让她在实习期间即被会计师事务所优先录用。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近年来通过畅通的专升本渠道,为职教学子搭建了从技能培养到学历提升的桥梁,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科阶段强化实践能力,比如牛妍然所学的会计专业,学生需掌握财务软件操作、税务实务等技能,并通过“1+X”证书考核。专升本后,学生进一步学习管理会计、审计等理论课程,形成“技能+学历”双优势,专升本渠道的畅通,不仅打破学历壁垒,更通过产教融合反哺区域产业升级;通过成人教育、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等多路径升学设计,构建了“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式培养体系。

重塑职教生态的底层逻辑‌

走出校园,如何在众多岗位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走进工厂,学生能否跟上生产线;广阔天地,青年就业怎样更好地施展拳脚……鄂尔多斯从三处着手,让职业教育适配性和吸引力更强。

从“关键处”发力,办学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全市高职招生新增2621人(本科线上招录266人),实现招生人数倍增,中职学校本科上线率提升至34.3%、高职专升本上线率提升至64.5%,职业院校师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自治区级一等奖27项,再创历史新高。

从“梗阻处”疏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学制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才培养立交桥“四通八达”。纵向看,市内3所高职与市内外近30所中职学校签署“3+2”合作办学协议,市内外4所高职与市内中职、汇能卓正煤化工等企业开展中高企“2+2+2”一体化衔接培养。横向看,职高和普高互融,达拉特旗第七中学平稳有序落实职普双向流通,12名普高部学生转入中职学籍、12名职高部学生转入普高学籍。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新设职普融通试点班,招收学生61人,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路径。

从“紧要处”使劲,服务主导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全市全年新增4个专科专业、3个中职专业,停缓招6个专业,在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新建2个年培训2万名化工领域技能人才的公共实训基地,新增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0个,与20余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与德国西门子达成合作意向,建成产业学院14个、紧密合作企业200余家,职业教育专业对重点产业链覆盖率达到83%。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需求链上。鄂尔多斯正在证明,职业教育不是产业发展的配角,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这座北方能源之城,正书写着产教共生的新工业叙事。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内蒙古中心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联合制作)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