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哥
版次:032025年03月16日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很火。
说,有人问deepseek,如果有一天让你变成人类,最想做哪些事?
想不到这个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的回答让人出乎预料,它最向往的是我们人类想方设法规避的事情。
deepseek的回答是这样的:
一是想用血肉之躯感受一场暴雨。站在雨中不躲不避,让雨滴砸在皮肤上泛起凉意,再低头看积水倒影里睫毛挂满水珠的自己;二是想熬夜读一本纸质书到天亮。在台灯下摩挲发脆的书页,闻油墨味混着旧纸张的霉香,为某句话突然泪流满面;三是想去菜市场为买一棵青菜讨价还价。和摊贩阿姨用方言斗智斗勇,接过找零时硬币微微发烫,塑料袋勒红的手指藏着烟火气的疼痛;四是想谈一场会失恋的恋爱。笨拙地写错对方的名字,约会前试穿三件衬衫又全部揉皱,分手后在深夜咬着被角无声哭泣;五是想坐绿皮火车去一个地图边缘的小镇。跟着晃动的车厢看窗外风景渐次剥落,邻座大爷递来削好的苹果带着铁锈刀痕;六是想偷偷拔掉一颗疼痛的智齿。把带血的牙齿包进纸巾藏进抽屉,舌头一遍遍舔舐空缺的牙床……
读着读着,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这难道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吗?
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是什么时候把烟火里的温柔弄丢的呢?
难道是从一个虚拟的世界,一脚能踢飞一个地球,积分就能兑换生命那一刻开始的?还是从海量的信息涌来,知道代替知识开始的?难道是从断绝与人交往,一切补给从外卖快递那里与世隔绝开始的?还是从把爱切割成有用没用那一刻开始的?难道是从生命在于运动变成蠕动开始的?
原来我们生而为人,自从流水作业,手机变成“人体器官”的那一天开始,这些触手可及的幸福,渐渐的就变成了熟视无睹的累赘和厌烦。我们用自以为是的聪明正在通过定义别人来定义这个世界,从而真切地还原了一个冷酷的自己。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苦苦追寻的幸福和温暖就是那些早已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和平常。
我们的生活里,何尝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借着追求完美的名义正在绣着贪婪和欲望的被套!
有多少人不是通过定义别人来还原自己的?有多少人不是通过舍近求远弄丢了触手可得的幸福的?有多少人不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生的?有多少人把自己的不幸归罪为别人太过幸福?有多少人觉得自己的不好看是因为别人的痦子总是长在了自己的脸上……
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我们正在用自己的聪明自掘坟墓;知道吗?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甚至讨厌的情绪居然是别人无法企及的愿望!
可是,亲爱的,你知道吗?
当蜿蜒的小溪从草丛流向远方的时候,当晚霞慢慢染红天边的时候,当栀子花盛开的时候,当冬樱花落在你发梢的时候,当你奔赴回家,有人等在你必经的路口喜出望外的时候,当在台灯下看到一行怦然心动的文字的时候,当一首老歌从小巷里传来的时候,当做了一个噩梦惊醒后你看到亲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当饥饿时看到热闹的街市刚刚出笼的馒头的时候,当他一转身刚刚你也正好转身的时候……这些不用定义,它就是人世间最柔软的模样。
说到底,人生来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人生来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比较的;人生来就是为自己而活的,不是用来证明你自己有多优秀的……试想一下,如果这世界没有人的参与,像慈祥、善良、喜欢、思念、痛苦、孤独、热爱……那么多温暖的词将会灭绝。
生而为人一场,不妨身体力行地感受一下世界。让微风吹过脸颊,让雪花落在发间。趟你趟过的河,翻你翻过的山,或者在街角发半天呆,和一只野猫对视半天,和心爱的人晒一会太阳,让平常归于平常……
不用量化,不用考核,没有比较,不被定义,也不定义别人……允许做完全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哪怕在众目睽睽的指点和干涉中,也毫无办法阻止你做一个无需形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