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高勇: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版次:062025年03月11日

高勇,现任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委员、官牛犋南社社长。他是“统种共富”土地合作模式的创始人,更是村民眼中敢闯敢干、一心为民的致富带头人。自2012年返乡扎根农村以来,他以土地为纽带,以合作社为平台,带领官牛犋南社全体社员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集体经营、全民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单打独斗”到“统种共富”

官牛犋南社曾因土地零散、种植效益低,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2012年,高勇返乡后,看到留守老人和贫困户的艰难,决心改变现状。他先后承包了500亩土地种植苜蓿,成为本村社的种植大户,主动寻求先进的农业技术与机械,探索高质高效的经营方法,连续多年获得良好收成。在脱贫攻坚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他产生了“自己富不算富”的想法,决定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组织召开社员大会,提出“土地入股、集体经营”的设想。

然而,村民起初顾虑重重。为打消疑虑,高勇带领党员挨家挨户算细账,自掏腰包垫付种子化肥款,承诺“亏损由我个人承担”。他还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最终,全社281人全部签署协议,将3161.6亩耕地统一交由合作社经营,迈出了“统种共富”的第一步。

合作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统一分红“六统一”模式。2019年,合作社首年运营即实现总收入320万元,人均分红11300元,让全社村民尝到了“抱团发展”的甜头。

土地生金 红利连年攀升

为适应市场变化,高勇推动合作社动态调整种植结构。2020年,合作社压缩低效玉米种植面积,扩种有机青储玉米等高效作物,与相关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仅此一项就增收数百万元,人均分红也随之增加。同时,合作社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引进节水喷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和作物的质量。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高勇带领社员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之路。他们引入贝贝南瓜、黑小米等特色种植品种,带领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小块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此外,合作社还将农副产品通过镇“井耕细作”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来源。2022年,合作社全年总收入突破500万元大关,人均分红达到18000元。

“统种共富”模式激活了土地效益,释放了劳动力,青年社员纷纷外出打工,老年社员参与田间管理。村民敖文才感叹:“以前种地累死累活,现在坐着拿分红,还能打工挣钱,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一社到全域 共富模式开花结果

官牛犋南社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2020年,高勇被列为全旗“领头雁”培养对象;2021年,合作社获评“鄂尔多斯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的推动下,“统种共富”模式辐射至侯家营子村全域及白泥井镇其余村,甚至将“党建引领 统种共富”推广到全旗其他乡镇,他的成功经验带动了全旗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同时,高勇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2022年度分红大会上,达拉特旗农牧业局为官牛犋南社发放了农业高标准生产经营示范基地奖补资金;2023年,在镇党委的鼓励带动下成立“共富联盟”,联合周边6个村社共享技术、渠道资源,惠及农户1200余户。市旗两级农牧局又投入数千万元项目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资金的支持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未来,高勇的规划更加清晰:“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科技小院智能配肥站,进一步扩大官牛犋‘四讲研学基地’影响力,发展研学旅游,为村民提供更多增收模式,让‘官牛犋’品牌走向全国。”在他的带领下,官牛犋南社正朝着“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稳步前行。

从“土地碎片化”到“经营规模化”,从“靠天吃饭”到“订单农业”,高勇用十余年探索证明了“统种共富”的生命力。正如他常说的:“土地是农民的根,合作是致富的路。”在这条路上,官牛犋南社的村民们正携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市文明办供稿)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