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合伙人”邵大姐
□杨潇 陈薇 刘乾
版次:062025年03月09日
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呼热胡社区的勇泰小区邻里中心,每逢周三,总能捕捉到一个忙碌而专注的身影。44岁的邵思翠,大家口中亲切的“邵大姐”,正手指灵动地在衣物间穿梭,缝纫机发出富有节奏的“嗒嗒”声,一件件破损的衣物在她手中重焕生机。而她,不仅仅是一位手艺精湛的裁缝,更是呼热胡社区首批“个体合伙人”之一,在社区治理的新舞台上,绽放着独特的光芒。
邵思翠年轻时学的裁缝手艺,在服装厂干过,是小镇裁缝界响当当的“好把式”,凭借一手出色的缝纫手艺,赢得了众多顾客的赞誉。然而,随着成衣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传统裁缝行业受到冲击,她转行开了食堂,缝纫机也逐渐被搁置,蒙上了岁月的灰尘。
2024年,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次上门走访,彻底改变了邵思翠的生活轨迹。一句“大姐,您这好手艺可不能浪费啊”,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她平淡的生活,重新点燃了她对缝纫的热情。在社区的积极动员下,邵思翠带着自己的“老伙计”——缝纫机,入驻邻里中心,正式成为“匠造社区”项目的“个体合伙人”,开启了她的全新旅程。
“现在的年轻人,衣服破个小洞就直接扔了,多可惜呀!”邵思翠心疼地说道。在她的摊位前,挂着一张清晰的价目表:60岁以上免费补衣服,60岁以下缝补纽扣免费,改裤脚3元,换拉链5元。这些价格比起市场价,足足低了多一半。
每周三的“网格日”,是邵思翠最忙碌的时候,缝纫机前排起长长的队伍。独居的王大爷棉袄扣子掉了,邵思翠不仅热情地帮忙缝好,还坚决不肯收钱;宝妈李女士着急给婴儿服加长袖口,邵思翠二话不说,加班到晚上8点完成。居民们纷纷感慨:“邵大姐缝补的不仅仅是衣服,更是咱社区浓浓的人情味!”
“现在每天都被街坊邻居需要着,这日子过得可有奔头了!”邵思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