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版次:032025年03月03日
在幼儿园教育中,室内自主游戏不仅是孩子们自由探索和娱乐的时间,更是他们成长和学习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一个托班的室内自主游戏案例,深入分析孩子们在自由探索正方体多彩积木过程中的行为与学习、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从而反思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应用价值,和下一步的材料投放策略以及支持策略。
这个案例中,是孩子们自由探索低结构材料——正方体多彩积木,他们不局限于用积木垒高、平铺或者简单搭建,自发地创造出了一种新游戏——积木弹射。在这个游戏中,完美展现了托班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在这种开放式的游戏方式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还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了物理原理、空间关系和同伴合作。
幼儿探索过程描述
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豆豆被色彩鲜艳的积木瞬间吸引了,但是豆豆并没有搭建,而是拿了好多积木块放在自己跟前,似乎在琢磨要怎么玩,突然,他想到了用手指去按压积木块,木块轻松飞出去了,他再次尝试,木块又飞出去了,这激起了豆豆的兴趣,他开始尝试从不同的方向按压积木,仔细观察积木飞出的轨迹和距离。这时候围观的小朋友赫赫和玉玉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积木弹射游戏。
豆豆发现,用力按压积木时,积木飞得更远;而轻轻按压时,积木则飞得较近。这一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他不断地调整力度,试图找到最佳的按压方式。赫赫则尝试从不同角度按压积木,发现积木飞出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他像一位探险家,探索着每一个可能的角度,试图找到最有趣的飞行轨迹。玉玉则注意到,积木飞出的轨迹有时是直线,有时是弧线,这让她感到非常新奇,不断地探索着……
幼儿游戏行为分析
1.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和力度,试图控制积木的飞行轨迹。他们通过反复尝试,逐渐掌握了按压积木的技巧,能够预测积木飞出的方向和距离。
2.孩子们在游戏中也展现出强烈的合作精神。他们虽然没有太多语言上的交流,但是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将游戏经验分享给伙伴。
3.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反复让积木掉下并观察其飞行轨迹的行为,体现了典型的游戏图式行为。
4.孩子们在按压积木并观察其飞出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探索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力的作用。他们通过不同的按压方式和力度,发现积木飞出的方向和距离会发生变化,这让他们逐渐理解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孩子们通过观察积木飞出的轨迹,逐渐掌握了空间感知能力。
支持策略
在支持2-3岁幼儿的能力发展策略中,教师通过观察与陪伴,以及利用低结构材料等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多方面的提升。以下是从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的具体支持策略:
(一)人文环境支持
1.在孩子们自由探索积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观察者和陪伴者的角色。教师没有直接干预孩子们的玩法,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式。
2.教师还通过非语言的支持策略,比如教师通过微笑和点头,表达对他们的发现和努力的认可。这种积极的反馈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
3.教师也为幼儿提供宽松的探索氛围,在保证安全和不打扰他人的前提下,允许幼儿对材料进行大胆的尝试,鼓励幼儿尝试将不同种类的材料进行组合游戏。
(二)物质环境支持
1.多样化低结构材料:教师已经在游戏区放置了不同大小、颜色和形状的积木,这是很好的开始。为了进一步支持幼儿的探索,可以增加更多种类的低结构材料,如纸片、布块、管子等,还可以投放自然材料,如石头、树枝、树叶等,还可以投放废旧材料如纸筒、瓶子等,这些材料易于操作,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层次性材料投放: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逐步增加材料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例如,初期提供较大、易堆叠的积木,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再引入更小、更精细的积木或零件,鼓励幼儿进行更精细的操作和组合。
3.安全与环境适应性:确保所有材料都是安全的,无尖锐边角,且易于清洁。根据幼儿的活动习惯,调整材料摆放的位置和高度,以便于幼儿取放和操作。
游戏活动的价值与思考
通过这次自由探索积木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在多个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长和发展。首先,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这种精细动作的训练,对他们日后书写和绘画等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日后学习数学和科学等学科奠定了基础。此外,孩子们在合作与分享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具有积极影响。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次游戏活动也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认识到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还能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发展,让教师意识到观察和陪伴的重要性。通过细致的观察,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在游戏活动中,应尽量减少干预,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作者单位:康巴什区第八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