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市能源局:能源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常娜

版次:032025年02月25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能源工作如何高效开展、完美收官是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暖城春来早,奋蹄赶秋实。放眼鄂尔多斯大地,一张徐徐展开的能源发展“施工图”让人倍感振奋——扎实推进能源保供任务,暖城之暖日益浓重;快马加鞭扩大新能源产业版图,加快能源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夜以继日推进风光项目,“光伏长城”“一廊多点”等“光伏+治沙”国家样板加紧建设……能源电力既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如火如荼的发展脉动,让我们感受到新一年里,能源行业必将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共建清洁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不惧风雨,多元供应根基“稳”

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不断翻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能源行业交上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成绩单——全市能源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能源供给保障扎实有力,现有在籍煤矿320座,核定生产能力10.1亿吨/年,产能约占全区的2/3;电力总装机5786万千瓦,约占全区总装机的1/4,居全区首位,2024年规上工业发电量达2095.1亿千瓦时、增长11.8%,发电规模继续领跑全区;天然气处理能力达320亿立方米/年,2024年生产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增长1.4%。能源行业活力持续迸发,全市能源规上企业户数达 33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 51%; 2024年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2亿元,投资完成率104%。全市能源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213.82亿元,占全市总收入的74.4%。能源结构转型蹄疾步稳,已建成蒙西至天津南和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在实施库布其至京津冀、上海、江苏、华东4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在建拟建新能源规模达5936万千瓦。获批风光制氢项目11项,制氢规模达29.2万吨/年;落地储能项目 25项,储能规模达159.5万千瓦。推动“装机+装备”双向赋能,2024年风机、光伏组件等主要装备产品采购金额约 234.7亿元;以“两个一体化工程”为契机,打造“光伏长城”“一廊多点”等“光伏+治沙”国家样板,实施光伏治沙项目2548万千瓦,建成835万千瓦,完成治沙约90万亩。

“常”“非”并重,低碳转型步伐“进”

新的一年,能源行业要谋项目、调结构、促创新、补短板、抓改革,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瓶颈制约。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并综合研判能源经济发展形势,确定2025年我市能源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煤炭产销量力争达到8.7亿吨以上、8.2亿吨以上,同比下降 2.7%、4%;电力装机突破6800万千瓦、增长17.5%,规上工业发电量达到2200亿千瓦时、增长5%;天然气产量达到315亿立方米、增长1.6%;煤制油气产能产量持续保持稳定。

“两个一体化工程”谋划情况方面,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两个一体化工程”规模1671万千瓦(“光伏长城”实施 1330万千瓦、“一廊多点”实施341万千瓦),截至目前,已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115万千瓦。预计全年并网965万千瓦(“光伏长城”预计建成840万千瓦、“一廊多点”预计建成125万千瓦),完成治沙约60万亩。

奋力开拓,加紧“行动”韧劲“足”

2025年,能源行业将着力推动“六个行动”落地落实,以“优”字提质效,追“风”逐“日”为高质量发展进程注入不竭动力。

在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面,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能源项目,围绕“三个重大”事项梳理上报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十五五”规划的能源项目86项,总投资7200亿元以上,力争全市新增煤炭产能2亿吨、火电装机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煤制油1000万吨、煤制气100万立方米,同时再争取2条电力外送通道纳规。发挥绿电优势,开展绿电进工业园区、进农村牧区、进城镇市区,正在编制《绿电进园区1+8规划》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市创建方案》,推动综合能源基地向绿色城市转型。大力推动氢能、储能规模化,氢能方面,开展大规模风光制氢项目布局,推动氢化工、氢交通、氢储能发展,力争到“十五五”末绿氢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年。加快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建算力网,依托云计算、车路云一体化及工业互联网等算力基础,建立能源行业算力网络,实现能源资源按需分配、灵活调度、提升煤矿智能化、能源交易便捷化、能源产业数字化水平。完善电力网,强化农村牧区电网升级,进一步建强地区电网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优化运输网,推动坑口铁路、短倒公路规划建设,完善加氢、充(换)电站布局,加快绿色陆港与煤炭集散中心互联互通。打通管道网,加快实现陕京四线与长 呼复线区域管道互联互通,推进输气管网实现全区一张网。加快“环鄂尔多斯”输氢管网建设,到“十五五”末绿氢主干网络基本建成。全力推动2025年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实施重大能源项目69项(续建 23、新建 46个),计划完成投资783亿元、同比增长73%。

在助企行动方面,在能源行业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行动”,建立了“清欠、信贷、投资、技改、创新、困难、矿区总规、长期停产企业”8本账,分门别类收集汇总能源企业相关信息及问题诉求,全面了解掌握能源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问题诉求。节前集中走访了31家能源企业,共梳理问题 53项,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解决。

在就业促进行动方面,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大力培养本地能源人才,认真摸排能源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积极对接“一本三专”院校开设与能源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以就近用工为重点,引导能源企业多在当地“招兵买马”,提升本地用工比例。推动能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物流、仓储、信息、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在节水行动方面,坚持严格管水、高效用水、强化节水一起抓,年内完成59家能源企业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分领域开展节水技术改造,煤炭方面,全市煤矿疏干水总量约 2.2亿立方米/年,全面推广使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工艺,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推动煤水资源协调开采;推进矿井水分质分级处理和利用工程建设,加强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力争矿井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电力方面,推动京能双欣等5家发电企业火电机组节水改造,预计全年节水50万吨左右。煤制油方面,提升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污废水重复利用率,污水综合回用率达 99.5%以上。

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方面,依托新能源外送通道促进区域合作,发挥好新能源体量大、应用场景多等能源比较优势,探索“飞地”发展模式,依托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支持受端省市重点企业参与建设新能源大基地,并与受端省市在我市合作建设能源产业“园中园”,招引重点装备制造及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我市。同时,提升招商及综合服务软实力,完善智慧管理云平台,联动各旗区、各园区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北疆文化建设行动方面,深化能源行业党建联盟作用,开展“讲好能源人、能源行业、能源城市故事”系列活动,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微电影、图文故事集等多种形式,阐释时代精神、弘扬实干之风、挖掘典型事例,传递能源风采、展现暖城形象。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