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版次:032025年02月17日
在当今全球竞争加剧、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作用,更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和发挥效用的主阵地。随着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需要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职责。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2%,增加值占比达到46.9%。相比之下,民营工业企业数量更多,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了我市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成效显著。民营企业在工业经济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与国有企业共同推动了本地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有企业应当在以下几方面采取行动:
向“新”发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有企业应强化自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此外,国有企业还需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智技术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成为现代产业链的“链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对于未来产业,国有企业应提前规划部署,紧跟世界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在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和健康等领域保持同步发展。
向“绿”而行——以绿色运营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之一。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国有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还将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向“变”图强——以深化改革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为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潜能,国有企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具体来说,这包括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活力效率,打造人才队伍,推进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等几个方面。例如,通过加强股权合作、资源共享、渠道共用等方式,可以深入推进行业内的资源整合与业务合作;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深入开展合作创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双向赋能,从而形成协同共赢的良好生态。
国有企业肩负着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任,需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于担当,敢于突破。通过不断向“新”发力、向“绿”而行、向“变”图强,国有企业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同时,国有企业也应在改革进程中注重与民营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高效的发展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