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馥
版次:072025年01月21日
空时间去逛街,看见花店里卖水仙花蔸子,个头挺厚实的,拿在手里掂了掂也有些分量,七八个茎头,形状也好。店老板说是正宗的漳州货,我就掏钱买了下来。拿回家后在水里浸泡了两天,剥去褐色的老皮,用小刀划成螃蟹状,再弄来些卵石,将水仙安放在闲置的白瓷盆里,然后把它置于阳台内。水仙占去逼仄阳台的一隅,每天分得一块金贵的阳光,我隔天换一次水,水仙便按照自己的习性自由自在地生根发芽。
今年的冬天简直不像个冬天,我喜欢这样的暖冬。阳台里的那几盆长寿花早早地开了,恐怕等不到春节就会谢掉,到时水仙花就会粉墨登场。
第一朵水仙绽放的早晨,外面正下雪,那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地面上刚有点泛白的意思,太阳就出来了。没有冰雪的冬天就像没有加盐的菜肴。
水仙花的花瓣一朵朵地开着,就像一位位充满活力的少女蹦着跳着奔向除夕。花儿知年啊!而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过年的滋味已淡化成童年手中飞出的氢气球,消失在烟蒙蒙的天际。“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八贴花花……”这是童年掰着指头盼过年的歌谣,现在已记不全了。那时过年既喜悦又感觉神圣。父母们把积攒了一年的快乐都展现在年前年后这几天。什么杀猪、宰鸡、置新衣、办年货、发压岁钱。大年三十的年饭丰盛而隆重。父亲净过手,点上香烛、烧燃草纸,跪拜祖先,口里还念念有词,虔诚而庄严。
此时,我站在一边,仿佛爷爷奶奶、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从火光里仰起作古的脸,高兴地看着我们来拜见他们。年饭前要先放鞭炮,这是先祖立下的规矩,然后尊辈长幼依次围桌而坐,慢嚼细饮,为的是延长这一年最幸福的时光。无论是大雪纷纷的天气,还是远在天涯的儿女们都会赶回来吃顿年饭,就是为了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团圆年。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着、忙碌着也希望着的人们,一次次回家,一次次上路。可以说:除夕是终点,也是起点。
在水仙花的皎洁与清香里,让我想起老家的年,可自从父母去世后,也无年可奔了,老家的老屋已被拆迁,有年也不知奔向何处。
城市已经禁放鞭炮,即使过年过节,也与平日无异,无声无息,无迹可寻。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养起花草来,枯荣开谢,四季更替,时间在我心中划过。而在我养的这些花草中,最让我喜爱的就要数水仙了。在中国文化中,水仙花曾被誉为“花中君子”,象征高贵、清雅和高洁之气质,还体现出自尊自强的内涵。水仙花也因其寓意美好、吉祥、高尚而备受历代诗人的吟咏,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有关水仙的诗词传世。宋·黄庭坚:“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宋·杨万里:“水仙怯暖爱清寒,两日微暄懒欲眠。”等古诗词对水仙花的诗情画意的表达,让我们懂得了水仙花的品格、精神,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水仙花开时,就像一群穿着白色舞裙的仙子,在微风中轻盈起舞,那纯洁的花瓣和淡雅的香气,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让人沉醉不已。让我们围着水仙过个吉祥年吧!因为水仙想和我们说:祝你们新年快乐!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