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香烟袅袅南普陀

□王卫民

版次:072024年12月31日

到了厦门,南普陀是行程中一定要去的地方。

十一月的北方正是寒风凛冽,万木凋零的季节,而这里的一轮冬阳有几分傲慢,白晃晃照下来让人觉得有些晒,于是,由不得脚步匆匆。苍翠欲滴的鹭岛名山五老峰是厦门这个海滨城市风景区,南普陀寺坐落在南麓,这里香烟缥缈、梵音依依,红男绿女络绎不绝,或双手合十或跪拜作揖,那份虔诚似乎瞬间跳出了三界的圣人。唐五代这里称泗洲院;北宋称无尽岩;明洪武年间更名普照寺;直到清康熙年间,靖海侯施琅收复台湾驻厦门,见寺宇年久失修,遂拨银重修,改称为现名。

南普陀寺高大的石雕牌楼门楣镂隽秀的“鹭岛名山”四字,门柱镂“喜赡佛利连学舍,饱听天风拍海涛”楹联。穿过山门,又是“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联,读起来有些绕口,但我还是记住了。踏青石路而行,逢龛必拜,遇香案作揖。也独行漫步沉思良久。唐五代时,世界比今天清静,最初在此结庐而居的禅僧更是慧眼识宝地。此刻极目望去,群峰耸秀,林木蓊翳,岩泉清冽,碧波环涌,水天一色。厦门大学与之相邻,书声歌声越过红墙绿篱与大殿里的磬和诵经声彼此起伏,阵阵海风送来拍岸波涛的合奏乐,荷塘苍鹭独立,鱼池鸳鸯戏水,廊桥水榭一对对情侣在低头而语,年老的相互搀扶满脸喜色,也许他们和我一样参禅拜佛游胜景,不图幽兰入座悦禅心,就图个高兴轻松快乐。

出了南普陀寺差不多快十二点了,素食馆里早已坐满游客,转几圈,找一有座位的素餐馆,一打问,套餐每位最低价也有些吓人,有朋友在场,硬着头皮坐定。菜谱言明套餐十二道菜,我们以为和商州差不多,吃饱也行,直到菜上三碟,我才在心里叫苦。半个洋芋、一页花白或一苗南方小青菜都是一道菜,还有一道菜叫崩崩糖,约玉米粒大小,放在嘴里就像噙了一只小活青蛙,很有趣,却太亏人。尽管如此,找不到位子的游客一脸沮丧,只有用过餐的都直呼上当。朋友说得好,来这里吃斋饭就图个氛围。他是厦门人,知道这些的,在用餐中途朋友就买了单。

回来多日,与朋友电话说起此事,朋友嘿嘿笑曰,凭这,应该记住厦门,记住厦门有朋友。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