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科创赋能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版次:022024年12月12日

(上接第一版)

做好创新平台引育服务工作。统筹调度鄂尔多斯实验室、中煤能源研究院冲击地压工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内蒙古分院、太阳能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落地、建设和运行,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在人才建设、科研条件、要素保障、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高能级建设。截至目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自治区级研发机构(平台)65个,各类创新平台在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助力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建成深部煤制气&碳封存联合实验室;成功举办“蒙科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会……

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在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和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方面,完成年度三批次3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推荐申报,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三清零”企业5家、正在培育清零2家。截至目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70家,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推荐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172家,占全市24.5%,累计实现“三清零”企业18家,占规上工业企业48.6%;对2022年度获批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级研发平台及市级以上人才给予奖励,兑现政策资金481万元,受益创新主体48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9家250万元、自治区级研发平台奖励7个210万元、市级以上人才奖励12人21万元;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0项,已获批7项,到位专项资金1340万元;新授权专利395件,其中,发明专利78件。此外,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推荐两家企业连续两年荣获鄂尔多斯科技创新10强企业,积极推荐自治区科技创新民营百强企业16家……

如今,走进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产业大楼格外显眼。“创新平台引育、创新主体培育”正为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环境优越,吸引企业纷至沓来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秉承着“大部分业务网上办,线下业务高效办”的原则,让落户企业纷纷直呼“省心”,切实感受到暖城的温度与速度。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营商环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今,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根据需要,设置服务窗口11个,其中,综合受理窗口2个、公安综合服务窗口2个、税务综合服务窗口2个、供水服务窗口1个、金融服务窗口1个、党群服务窗口1个,预留窗口2个;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6台智能化自助服务终端,企业群众可自助办理税务发票申领、业务信息查询、证照打印、在线申报等各项业务,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零距离”,打造“高新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