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念好“三字诀” 人大代表诉前调解走“新”更暖心

版次:042024年12月07日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探索“人大代表+法院”工作新路径,合力构建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代表力量与法治力量结合的能动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法院诉源治理。

“实”字当头建机制

一纸薄薄的文件,承载着人大为民履职的情怀,一件件调解成功的案例,凝聚着代表为民服务的拳拳心意。诉前调解是人民法院诉源治理的金钥匙,也是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

2023年,市人大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人大代表参与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实施办法》,以人大代表参与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为切入点,构建“人大代表+法院”诉前调解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选聘351名责任心强、群众威信高、具有法律知识的各级人大代表担任特邀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全市法院开门会客,锚定“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目标,聚焦“标准化、实用化、特色化”建设要求,打造人大代表联络“议事厅”“会客厅”,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筑起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合力守护老百姓公平正义的防线。

旗区人大也均与旗区人民法院联合印发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的制度性文件,从代表选配、阵地建设、工作流程、服务保障等方面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人大代表+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良好运行,助力推进民事纠纷源头预防、诉前化解、妥善解决。作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法试点旗,乌审旗探索形成人大代表参与民事纠纷诉前调解“234工作法”,即搭建“两大平台”(设立代表调解室推动实体运行、以信息化应用畅通诉讼服务),畅通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新渠道;发挥“三大优势”(群众基础优势、监督职能优势和桥梁纽带优势),提升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新高度;坚持“四化协同”(诉前调解制度化、联动调解规范化、沟通对接常态化、履职尽责高效化),推动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不断走深走实。

“专”字为先促调解

人民法院围绕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流程、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对人大代表如何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以及在线立案、调解、审理、送达等工作进行详细引导,促进代表对调解工作的认识和解纷能力的整体提升。

2021年8月13日,姚某驾驶自行车撞至非机动车道内停驶的李某驾驶的小客车,造成姚某受伤、李某车辆受损,后经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双方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双方就李某车辆维修费用4135元的赔偿未达成协议,李某诉至法院。

人民法院在立案登记前,对可以先行调解的案件在征询当事人同意后出具委托调解函,将案件委派给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东胜区人大代表邬飞收到案件后,发现姚某系未成年人,在这场事故中身心受到伤害,家属情绪比较激动。面对调解僵局,邬飞根据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原则,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厘清双方的责任义务,安抚双方情绪,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谅解。经过多次耐心调解,解开了案件症结之所在,双方顺利达成一致意见,李某申请撤诉。

“作为人大代表调解员,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这是源于当事人对我的信任,更促使我用专业知识去化解矛盾,最终获得双方都能满意的这么一个结果。”邬飞说。该案例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大代表+法院”工作机制落实成效典型案例。

“人大代表+法院”诉调模式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办成了一批惠民实事,积累了成功经验,实现了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和支持。

“责”字为要会履职

“人民”二字重千钧。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大代表始终念兹在兹。

“人大代表+法院”民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以来,市中院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见证、监督涉企执行案件,沉浸式体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践行“能动司法”全过程;作为全区试点的乌审旗法院率先推广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常态化新模式;达拉特旗法院依托“代表委员+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模式,驻村法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充当“润滑剂”,充分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手段多样化、调解过程规范化,代表参与诉前调解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在准格尔旗柴登村,两户村民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双方沟通无果后,原告诉至法院。办案法官邀请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员、柴登村委会主任任光明共同参与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对损失赔偿数额各执一词。任光明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从当事人的权益出发,摆事实讲道理,以平实的语言、亲切的交流引导双方,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给付损失赔偿款,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让当事人从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到握手言和,笑着离开法院,在诉前调解的实践中,这样的画面屡见不鲜。“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更容易让当事人信赖,有利于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这些小矛盾小纠纷通过调解就不用打官司了,既减轻了法官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老百姓。”谈起自己的新身份,人大代表任光明既有满满的成就感,又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

新机制,心力量。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更好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推动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瑞)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