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电力事业发展70周年之际
版次:082024年11月21日
2024年10月1日,
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山河壮阔,征途如虹。放眼望去,中国式
现代化的奋进路径格外清晰;历史的指针,
不可逆转地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时刻,
回望鄂尔多斯电力一路以来的风雨兼程。
1954年,东胜第一台柴油发电机建成,
宣告了鄂尔多斯无电的历史正式结束。
七十年,今胜昔、慨而慷。
“人民电业为人民”。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的70年,
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绿色发展
开创未来的70年,是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网架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70年,
是用汗水、勇气、智慧、力量推动地方发展
不断跃上新层级的70年。
重温,感受风雨沧桑。
回首,汲取磅礴力量。
艰苦创业 挺起城市脊梁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八万七千平方公里素有“羊煤土气”之称的鄂尔多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西部,暖城的品牌唱响世界。
但在70年前,鄂尔多斯是“坐在聚宝盆上的”贫困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内蒙古自治区倒数排名。
20世纪五十年代,一盏盏昏黄的油灯燃起人们对电灯的渴望。
1954年,东胜第一台柴油机发电站建成投产,向世人宣告了鄂尔多斯无电的历史正式结束。自此,这座城市的前途命运与电力变迁鱼水交融,彼此成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根据当地生产生活需要伊克昭盟先后从宁夏、陕西、山西、呼包电网就近引入电源,逐步形成各旗区分片切割的电网供电局面。
“外省供电虽然表面解决了通电难题,但在那个时代全国范围内普遍缺电,外省限电首先考虑限我们的电,再加上从外省远距离输电,线路损耗大电价成本高,电压还不稳,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的滋味真是憋屈。”回忆那段历史,师傅们都记忆犹新。
20世纪七十年代,“点灯靠油、通讯靠吼、出行靠走”的缺电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工厂被迫“开四停三”,分片轮流用电,电力供应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鄂尔多斯地方经济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
人民叩问,什么力量能够点燃电力的星火?地方求索,怎样的担当能照亮沉寂的高原?“等长电、盼长电,长电来了常没电。”一句民间顺口溜也成了电力人爬坡过坎的动力:建自己的电网,让老百姓用上充足可靠电能!
鄂尔多斯地区首座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1985年,东胜至高头窑发电厂并入呼包电网,历史性地结束了外省供电时代;1986年,伊克昭电力工业局上划内蒙古电管局;1996年,鄂尔多斯地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截止1999年,鄂尔多斯电力初步构建起220千伏为核心的主干网架,500千伏输电线路也有布局,正式迈进了大电网、高电压供电阶段,为鄂尔多斯赶上新世纪的步伐提供了强大保障。
在8.7万平方公里高原大地,鄂尔多斯电力铁军开工进发的号角响彻历史的深空,星罗棋布的变电站链接起乡村与城市,铁塔银线犹如强劲脉搏,勾勒出四通八达、功能完备的安全电网。
因为“电”力满满,彼时的鄂尔多斯,开始挺直脊梁,向着新世纪加速迈进。
赋能增效 托起腾飞翅膀
造炬成阳,阔步新程。
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鄂尔多斯高原大地。
撤盟设市、国家能源战略西移、西部大开发……一系列重大机遇给鄂尔多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座“后起之秀”迅速和新型工业化城市转轨,创造出誉满全国的“鄂尔多斯模式”。
按照“产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原则,鄂尔多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棋盘井、大路、蒙西、苏里格等一批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撑起“大工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循环”的工业经济新春天。
2006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区第一,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园区规划在哪儿,产业落地在哪里,电就先期通到哪儿,成了那个时期鄂尔多斯电力人的统一共识。
中国第一条煤液化生产线启动、一批煤化工产业项目相继上马、国内500强企业纷纷落户的势头趋旺,康巴什新区开建、鄂尔多斯机场投入运行……每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都刻印下电力人的夙兴夜寐。
随着各大项目快马加鞭地推进,鄂尔多斯电力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
2004年,随着首座500千伏变电站落地,标志着蒙西电网500千伏网架延伸到了鄂尔多斯地区。同时,鄂尔多斯电力重点发展220千伏区域电网,仅2004年便实现了一年内建成投产的输变电工程超过建国55年来全市电力主网工程总和,并实现了每个旗(县)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目标。
此后,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继续保持着领先的规模和速度,到2011年底,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骨干、110 千伏为辐射的供电网络,持续保障了鄂尔多斯跨越发展。
有了电,怎么卖出去,成为电力人前行路上新的“绊脚石”。
瞄准问题导向,在挑战中抓住机遇。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紧紧把控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期”,按照“巩固现有市场,发展潜在市场,占领新增市场”的营销战略,强化需求侧管理服务,环环相扣打造大营销格局。
2001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售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2007年11月16日,公司售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相比2001年,7年增长了近18倍,创造了地级市电力发展的一个奇迹,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也跨入了国家特大型供电企业行列。
绿色发展 谱写时代新章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开始“百花齐放”,不断开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向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挺进。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鄂尔多斯持续推动“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链出圈出彩。
确保能源安全、扛起能源保供重任、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幸福暖城、全力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每一桩、每一件,非电力不能为也,无电力不能成也。
鄂尔多斯是全国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每天发电3.7亿度,在北京,每5盏灯里就有1盏是鄂尔多斯点亮的,“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是诠释暖城最好的注解。
面对地区转型和能源保供的迫切需求,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科学规划电网布局,主干网架日趋坚强,9座500千伏变电站、73座220千伏变电站、200座110千伏变电站、239座35千伏变电站组成的“一横两纵”500千伏主干网架坚强屹立。
2011年,鄂尔多斯首次接入新能源发电项目。到目前,清洁能源发电容量已达8862.8兆瓦,占全市发电总容量18.11%,为鄂尔多斯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浩瀚的库布其沙漠,一匹由光伏发电板拼成的骏马图获得吉尼斯认证,这也是鄂尔多斯绿电史上的“开山之作”。
2018年12月10日,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经济先导区应用领跑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全容量并网成功。这是自治区首个、全国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示范基地。万成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作为该基地的电能汇集送出工程,为基地的成功并网打通了关键通道。该变电站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首座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将源源不断的绿电,送往千家万户。
在项目建设期,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仅用4个半月即完成了能源汇集送出通道建设,助力基地在全国实现首家光伏全容量并网发电,并获得了国家能源局再建50万千瓦建设项目激励。
2024年6月26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首个承建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外送配套输变电工程之一的城川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投运。
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确定的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洁电能将由上海庙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外送。
为保障“绿电”加速并入主电网,助力新能源规模外送,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首次使用EPC模式开展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建设施工速度。建设过程中,公司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挂图作战,“日梳理、周调度、月总结”较常规周期提前4个月完成建设,跑出“电力加速度”。
在促发展惠民生的路上,电力人一直在革新自己,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2018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开启了奋力创建全国一流用电营商环境的“新时代”。
2019年,蒙西地区首家出台《业扩及配套工程管理办法》;2020年,蒙西地区首家实现用电报装“一证办理”;2021年,全区首家实现电力数据与政务数据互联互通;2022年,率先打造蒙西地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示范区;2023年,成立全区首家园区电力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站);2024年打造蒙西电网首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多个首家、数次领先,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连续四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第一名。
2023年12月4日,这是载入鄂尔多斯电力史册的重要一天:当日,鄂尔多斯售电量达到401亿千瓦时,成为内蒙古电力集团第三家售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的盟市供电单位。
2023年12月20日,鄂尔多斯电网日最大供电负荷达到608万千瓦,首次突破600万千瓦大关,较同期最大负荷增长8.4%,创历史新高。
开山炮巨响犹在,拓荒牛砥砺前行。
今天,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已经成为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建设主战场,为鄂尔多斯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电能”,其时已至,其兴可待!
牢记初心 电亮人民至上
70年,矢志创新,初心未变。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70年来,鄂尔多斯不仅从贫穷落后的西北小城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活力迸发的现代名城,同样也成为“草原美、产业兴、人民富”的幸福之城。
夜晚,康巴什区万家灯火通明,乌兰木伦河畔五光十色的音乐喷泉翩翩起舞,人们在迷人的夜景下悠然自得……高品质的电力服务护佑着这座“未来之城”的烟火幸福。
2016年至今,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以康巴什区为试点,累计投入资金3.62亿元,建成了自治区首个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联络率、光缆覆盖率均达到100%,区域内供电可靠性历史性达到99.999%,真正实现“无感”供电。
康巴什,只是鄂尔多斯城市发展的缩影。
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聚焦城市建设和民生福祉,在建强城市配电网上下实招:投资104.33亿元开展城区电网升级改造,城区配电网水平和供电质量大幅提升;投资0.43亿元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全市126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投资8.49亿元开展老旧计量改造,全市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投资1.62亿元开展配网自动化工程,大幅缩短故障恢复时间……如今,鄂尔多斯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808%,迈入全区一流行列;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68小时/户,在蒙西电网管辖范围内历史性进入2小时以内,城市人民幸福感满满。
2013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消灭无电户”承诺进行到底,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截至“十三五”末,公司所辖8个旗区,共计578个行政村、3647个自然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
户户通了电,品质再提升。2016年以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作为改变乡村面貌的主抓手,7年间,机井通电6601眼,51.28万亩农田灌溉得到保障;全市471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实现改造升级,惠及农村居民35万人以上,农村供电可靠性达到99.8527%,农村牧区户均配电容量达到4.5千伏安以上。2021年,公司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党委以“价值党建 领航赋能”为引领,以格更召嘎查为试点,创新打造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共产党员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合示范模式。乡村振兴的路上,高品质供电点亮了农牧民一盏盏“心灯”。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鄂尔多斯电力人接续奋斗,展纸为画卷、握笔绘彩景。
2023年6月27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报告厅内,旗帜招展,誓言嘹亮,公司电靓暖城共产党员服务队正式成立。
自此,放眼鄂尔多斯大地,在电力保供的赛道上,电靓暖城共产党员服务队奋勇奔跑——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奋勇在前;哪里有百姓需求,哪里就有他们奋战的身影。
初心为民,山河为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物换星移,长河不息。
历史不会忘记,那段筚路蓝缕、勇于争先的峥嵘岁月。
群众不会忘记,那些推动建设、助力发展的火热时光。
未来不会忘记,那块熔铸汗水、彰显实力的金字招牌。
如今,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电力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招商引资最好的名片和最强磁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鄂尔多斯创业投资,地方发展曲线持续上扬,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千亿级大关,人均GDP在全国名列第一,电力正是鄂尔多斯“创新路、进前列”的强大引擎。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全力创建“三个全国一流”、打造“三个标杆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科学谋划电网规划发展、着力提高电网建设效率、全面支撑新能源发展,促进数据融合、强化电网保障、深化数字转型、推动低碳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悠悠七十载,拥抱新未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以第六次党代会为起点,紧扣鄂尔多斯市“三个四”工作任务,聚力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落实内蒙古电力集团“1469”中长期发展战略,全力当好内蒙古电力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服务企业排头兵。
新的历史已经开启,新的伟业正在创造!
(内蒙古电力集团鄂尔多斯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