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老家的味道

猪排骨炖山药丸子

□张冷习

版次:062024年11月14日

猪排骨无疑是好的食材,因为其除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黏蛋白等,也易于剔开,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大约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先民们就驯化了猪。《周礼·天官·庖人》云:“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西周时期的动物种类,同时也写出了时人餐桌上的肉食样式。“六畜”一般指的是“马、牛、羊、鸡、猪、狗”,说明那时猪肉已经走上了人们的餐桌。据人们考证,过去在很长时间,羊肉的风头要盖过猪肉,据《洛阳伽蓝记》记载,“羊者是陆产之最”,在唐朝、宋朝的诗词中,也常常出现与羊肉有关的诗句。明朝以后,猪肉又翻身当了老大,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句“猪,天下畜之”就是例证。猪肉好吃的要数猪排,自然生出许多猪排的做法,如炖猪排、烤猪排、烧猪排、煎猪排、炸猪排、焗猪排等,不一而足,在配料上也花样百出,有用蜜、糖醋、梅汁、苹果汁等做配料的,也有用姜葱、洋葱、芝士、黑椒等做配料的,每一种配料做出来的猪排自有一种味道,让人吃了口舌生津、难以割舍。古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我国传统的饮食讲究——食物越精致越好,手工越细致越美。因为食材转化为食物的过程中,不但要保持营养,还需要色香味齐全。美食在于食,也在于美,这样才能称之为美食。美食让人们吃在嘴里,美在心头。

早年在农村,人们冬天杀了猪,从炖排骨到炖猪大骨头,再到炖猪头蹄,一个炖字尽得精髓。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是子女都回家了,母亲就会张罗着吃炖猪骨头。猪骨头是提前剔开的,农村人杀猪那天,往往会请杀猪的人和左邻右舍吃一顿杀猪肉烩菜,吃完杀猪烩菜,杀猪的人抹抹嘴唇走了,左邻右舍说说笑笑散了,自家人就开始剔猪肉,把肥肉、瘦肉、骨头等剔开,放在凉房这个天然冰柜里,以后做饭随吃随拿很方便。我家一般是排骨放一盆,前座的骨头放一盆,后座的骨头放一盆。有时候猪后座的骨头剔不开,短不了斧头解决问题,但斧头剁骨头有一个缺点,就是骨头渣子太多,所以有时候人们干脆不剔,就吃大猪骨头。猪排骨一般用一把菜刀就可以剔开,剔起来省事,做起来方便,吃起来有味。炖猪排骨先要炒一下,再加入葱、蒜、花椒、大料、姜粉、酱、水等炖,炖二十多分钟,就骨肉分离了。母亲也经常做山药丸子,山药丸子是晋陕蒙一带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见的一道食物,这里所说的山药,并不是书上所说的长棍形“山药”,而是人们常吃的圆形土豆,学名为马铃薯。母亲把土豆擦成丝,再加入面粉拌匀,然后捏成团,在锅上蒸20分钟左右,山药丸子就出锅了,有时用西红柿酱或葱花、蒜、醋等调好的汤蘸着吃,有时把山药丸子切成小块炒着吃。本来是两道互不相干的食物,但让有生活情趣的梁外人突发创意,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做成了排骨炖山药丸子,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做法是先用足调料把猪排骨炖一会儿,然后把捏好的山药丸子放到炖猪排骨汤锅上面,汤最好能盖住排骨,但不要淹没山药丸子,这样猪排骨炖烂,山药丸子也蒸熟了。猪排骨得到了山药丸子的淀粉,口感更加柔滑;而山药丸子吸收猪排骨的香气,入口更加香醇。美食上桌,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的是乡间旧事,喝的是陈年老酒,真的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了。有时候一碗猪排骨山药丸子下肚,本来不想吃了,但看看锅里还有那么多垂涎欲滴的排骨,就会禁不住再吃一碗,有一种浓浓的满足感。

父母先后离开了我,许多乡亲也因为种种原因进了城,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场面和磨坊、老家的房子和井台,还会常常走入我的梦中,让我记忆和感伤。好在许多老家的人进了城,为了谋生在城里开饭馆做厨师,把老家的美食带到了城里。前不久一位文友叫我吃饭,我去了饭店,饭菜已经端上来了,其中一道菜就是排骨炖山药丸子。她问我味道怎么样,我吃了一口,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过去的时光。我又一次感触,胃是有记忆的,胃让我对老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吃着老家风味的饭菜,虽然坐了很长时间,都不觉得疲倦。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