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2024年10月31日
黄似培,南京市三十三中68届初三毕业生,曾经插队落户在鄂托克旗额尔和图公社伊连陶勒盖大队,退休前是南京扬子石化公司热电厂党办高级政工师。
2023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民委重点课题《南京知青在草原》启动以来,黄似培始终关注课题,从各方面支持课题的开展工作,今年4月6日,黄似培给课题组发来《关于南京知青精神的浅见》一文。他讲道:“南京知青在鄂尔多斯草原”的精神,可概括为“顺应时代、激情报国、守望相助、昂扬草原”。
顺应时代,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党和政府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鼓励并有组织地安排知青到农村、农场、边疆地区“插队落户”,去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1968年,党和政府号召并大规模地组织“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8年10月,1087名南京知青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到鄂托克旗、乌审旗农牧区插队落户的。与全国一千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略有不同的是,这批人主动联系边疆地区,并得到鄂托克旗欢迎、接纳;南京市各界热烈欢送首批千人以上“自觉自愿”到边疆民族地区插队落户的知青。这是这批知青顺应时代之举,也是伊克昭盟各族干部、群众顺应时代之举。这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蒙汉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昂扬草原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激情报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这批南京知青到草原,既有“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理想和抱负;也有牧区的劳动、生活,有别于农村、农场、生产建设兵团,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浪漫”色彩。这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国度,城市中见惯了农耕劳动、农村生活的青年学生们来说,是有着一定的“新奇”感和吸引力;也有对塞外广袤草原“蓝天、白云、珍珠般羊群”美丽的遐想,对草原牧民别样的生活,也充满了新奇……在草原牧区的时光,让南京知青体验到当初恶劣的气候、多样的自然环境,以及边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城市在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同时,通过草原牧区与当地蒙、汉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博大的胸怀和敦厚、善良的品质,以及对南京知青的接纳、包容和关怀、帮助……这些,激发了南京知青感恩草原,用实际行动与当地的牧人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建设美好家园,用我们的热情、知识、能力报效草原,从而实现当初“大有作为”的雄心壮志,达到报效祖国的理想和抱负。
守望相助,各族儿女团结一家亲
南京知青在草原,虽然只是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但就是这朵小浪花,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华。这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也许只是个例,但从1968年开始至今,南京赴内蒙古插队落户的知青,难忘鄂尔多斯、情系鄂尔多斯,大量真实、鲜活、生动的经历事例,都在诠释什么是守望相助、真情相待,怎样才叫水乳相融、情义相加。56年来,从主流意识中看,南京知青对草原人民有着浓厚的感恩之心和感念之情,这在知青自己编撰的文集《难忘鄂尔多斯》《水乳交融的大草原》及他人编撰的《魂牵梦绕的草原》《烙印——南京知青与鄂尔多斯》以及报刊、书籍、电视记录中大量的活生生的事例,均表达了这种感恩之心和感念之情。而且,南京知青们的“草原情结”很浓。这些年中,知青们基本上每隔十年都要在南京和鄂尔多斯举办大型的纪念活动。平日里,知青探访牧区,牧民来南京看望知青、观光游览,更是络绎不绝。特别是借纪念下乡40周年之际,600多名南京老知青“情系鄂尔多斯省亲之旅”,使南京知青与草原人民的情谊之火更加旺盛。纪念下乡50周年之际,又一大批年纪大都在70岁以上的南京老知青,怀着对草原深深的眷念,再次回到草原“省亲”。这是南京知青难忘鄂尔多斯浓厚的草原情结,也是民族和睦相处最好的写照。几十年时光流逝,全国有哪一处因知青的因素使相隔千里之遥的两座城市(南京市和鄂尔多斯市)结为“友好城市”;又有哪儿像鄂尔多斯草原牧区的人们和赴内蒙古的南京知青这样,五十多年来,念念不忘,频繁往来;更有哪儿能像鄂尔多斯市将“南京知青在草原”的经历、感人故事及深刻内涵,作为一个重大的课题发掘、探讨、研究,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故事大力宣扬。我们自信地认为,知青上山下乡虽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有着很多的说法,但南京知青在草原,蒙汉守望相助的美丽篇章,是难能可贵的历史史实,是值得赞颂的。
昂扬草原,合众之力建设现代化
南京知青在草原,短的只有二年多,多数在三至五年,少数的十三四年,个别的到现在仍在牧区。在牧区期间,南京知青有的到大队当了“赤脚医生”,有的到大队的小学校当了老师,有的在水利队开上了柴油机,有的当上了水利队的队长……之后,有人被旗(县)供销、商业、教育部门抽调去工作,当地的煤矿、小工厂来招工,呼和浩特铁路局来招工,各大、专院校来招生……知青们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知青们在草原,给当时还相对落后、保守的牧区带来了“清新的风”,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讲,交通、信息的落后,导致牧区的人们固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些生活方式和习惯,在现代社会中是比较落后的。从思想观念上讲,牧区的人们受世代传承的劳动、生活方式、交通信息闭塞的影响,是相对保守的。知青们并不是有意识地来“改造”环境中的落后,而是在落后的环境中,有意无意地代入了“现代的文明”。这对偏僻、落后的边疆地区人们来说,是有很大触动的,尤其在知识、文化、科技的传播、教育方面,知青们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对年轻的牧人们来说,作用则更大。
当地党委、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在与南京知青的实际接触中,意识到了“知青”这份“优质资产”,以及偏远地区教育落后的现实,旗委组织部门在这批知青中,选择了相当一批人,安排到旗、苏木的中、小学校中任教,并很快就成为学校各学科的带头人。从而使这一影响“地区发展进程”的思想意识,有了跨越式的提升;进而使落后地区的发展过程,产生了“裂变、巨变、腾飞”。如今的草原牧区,牧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庶的自然资源,超前的开放意识,科学的开发利用,富裕的经济、生活条件等等,让我们感叹,由衷地高兴。
鄂尔多斯的“裂变、巨变、腾飞”,基于鄂尔多斯人的思想解放、观念改变和意识提升;基于对市情的再认识、对目标的再审视、对优势的再把握和其他工作的再衡量;基于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各级各族干部在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引领下的团结奋斗。合力昂扬草原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让草原更加美丽、更加灿烂,是我们南京知青的心声,也是我们南京知青和第二故乡人们共同的夙愿。
“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也是人的精力活力,通过“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意义和实质。作为亲历者,每个人都有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感想。南京知青在鄂尔多斯草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每一个南京知青和那片草原上广大的蒙汉人民共同铸就的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