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阿尔寨石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版次:052024年10月30日

阿尔寨石窟历史文化背景

北魏时期:综合历史及考古资料,可以认为阿尔寨石窟早期石窟的营造,与北魏时全国范围的崇佛及云冈石窟的影响有关,阿尔寨石窟第10窟和第28窟,平面为方形,窟中央雕出方形塔柱,后壁开凿佛龛。这种形制,与云冈第1和2窟、宁夏须弥山第14窟相似,其开凿时代可定为北魏中晚期,但目前为止未发现北魏时期壁画。

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统治者长期崇佛,在其统治辖境内广建庙宇、开凿石窟,推动了西夏时期佛教艺术的繁荣和传播。阿尔寨石窟所在的鄂托克旗在西夏时期属夏州和宥州地区,也是军事要地。因此,西夏人完全可能在此开凿石窟。阿尔寨西夏石窟壁画按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夏早中期,以大量的石绿色打底,即学术界称西夏之“壁画绿”,用焦墨薄彩绘出佛和菩萨,以及山水和人物。

元朝时期,中国逐步由战乱归于和平。成吉思汗征西夏时,曾在百眼窑地区活动过。虽然当时军务紧急,不可能在此建筑石窟,但西夏被灭之后,蒙古人占领此地,为了崇拜藏传佛教,同时也为纪念成吉思汗,仍然在这里继续修凿石窟、绘制壁画。元代壁画多划分为若干方格,绘制佛像及佛教故事。在宗教壁画的下方,绘有世俗人物祭祀、礼佛的场面。

北元、明朝时期:明朝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全国统治后出现长期争夺河套地区,长期明朝和北元拉锯战,最终北元控制了该地区,恢复藏传佛教的联系。壁画中出现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形象。

阿尔寨石窟遗存价值

历史价值:过去认为中国北方石窟是始于十六国而终于元代。阿尔寨石窟开凿于西夏时期,盛于元朝。至明代石窟和相关寺院还在延续使用。阿尔寨石窟的发现及时代的确认延伸了对中国北方石窟开凿史的界定。据考古试掘证明和历史记载,成吉思汗曾在阿尔寨石窟、百眼井遗址区域屯兵,筹谋灭取西夏的战略方案及一些生活活动,并留下与之相关的敖包等遗址,阿尔寨石窟附近的百眼井遗址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重要遗存。

学术价值:阿尔寨石窟是中国长城以北草原地区仅存的晚期佛教石窟遗迹。其洞窟形制有多种式样,其中以佛殿窟为主,兼有中心柱窟和僧房,佛龛样式有藏式和汉式,对研究中国北方石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在元代石窟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

艺术价值:尽管该石窟的壁画曾遭受损毁,但仍然保存有千余平方米的壁画,在新疆和甘肃地区以外的石窟中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内蒙古鄂济纳旗黑城早年所发现的大批西夏和元代的佛教绘画作品,已于上个世纪初流失海外。因而阿尔寨石窟保存的这批西夏、元代的藏传佛教壁画就显得更为珍贵。壁画题材方面以藏传佛教为主,同样兼有汉地佛教流行的题材和内容。壁画的表现艺术技法以藏式为主,亦兼有鲜明的汉式风格,具有宝贵的汉藏壁画融合的艺术价值。

宗教价值:就石窟现存壁画的内容与艺术特征判断,绝大部分壁画属于藏传佛教系统。西夏和元代的藏传佛教绘画作品,即使在西藏地区也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而在北方草原地区遗存的这些藏传佛教绘画作品反映了不同民族宗教活动在此地交会与融合的历史状况,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价值:阿尔寨石窟所在的鄂托克旗与陕西北部、宁夏北部、甘肃河西地区邻近,在西夏、蒙元时期佛教文化艺术的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保存在阿尔寨石窟的西夏、元时期的佛教壁画,成为这种交流活动的有利物证。若干洞窟壁画上附有说明绘画内容的墨书文字榜题。文字种类包括藏文、回鹘蒙文和梵文。这种不同民族文字并存的现象,反映了古代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状况。

阿尔寨石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内容

项目背景:虽然阿尔寨石窟是内蒙古自治区内最大的石窟寺遗存,时代延续 长、内涵丰富,已被公布为自治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对石窟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对石窟的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处于初始阶段,对石窟本体和壁画相关的许多内容有待深入研究。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其文化艺术价值不为外界了解,国内闻名度不如其他石窟,在学术界知名度不高,特别是由于阿尔寨石窟处于四周空旷的荒原,交通不便,所以至今处于闲置状态,展示利用处于初始的被动阶段,没有进行有效的展示和利用,还未建设阿尔寨石窟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等保护利用设施。

为了减少阿尔寨石窟文物干扰,减轻游览参观压力,计划实施阿尔寨石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展示利用水平。

项目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保护利用中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出土文物陈列、经典洞窟复制厅、壁画艺术创作厅、榜题书法艺术厅、浮雕岩刻厅、建筑艺术展示厅、动植物标本室、文物库房、文物安全及环境监测中心;数字展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要建设阿尔寨石窟文物信息数据库,球模型数字展示棚、历史文化艺术纪录片播放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文物修复室、专家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成果报告厅;管理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工作站、安保室、解说员更衣休息室、游客服务厅、警务室、应急室、执法室。

项目特色优势:阿尔寨石窟是北疆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独一无二性,开凿时间推测自北魏延续到西夏以至蒙元,也是中国唯一的草原石窟,被誉为“草原敦煌”,与中国其他石窟如敦煌与云冈都不同的是,这里至今仍保持着常年的祭祀,是周边广大地区的信仰中心,是一座活的石窟。阿尔寨国际草原石窟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草原地区石窟文化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展示中心,对于提高内蒙古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研究水平、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