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B2024年10月25日
嘎鲁图讯 今年以来,乌审旗聚焦诚信建设工程,将政务诚信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信用管理为基础,推行“信用+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即入”“信用+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审批模式,使信用成为企业群众办事的“特别通行证”,开启企业群众办事新体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以“简”为目标,跑出审批服务“加速度”。严格落实“极简审批、最优服务”目标任务,针对纳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的29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精简审批材料,减少申请准备时间;通过压缩审批时间,减少群众办事时间成本;通过实行“信用承诺”事项线上审批,持续提升审批效能。同时,完善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数据支撑作用,对可实现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在线调取的各类证明、各类证照等材料,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截至目前,依托内蒙古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43个部门1214个事项实现“免证办”。
以“实”为导向,打好“信用+审批”组合拳。推行“信用+容缺”“信用+承诺即入”“信用+秒批秒办”等审批,助力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实行“一表即入”,将申请条件、受理材料、承诺内容等统一整合至一张《申请承诺表》,代替以前需要提交的大量材料。如办理劳务派遣延续许可,改革前需要7份材料,改革后只需填写一张《劳务派遣延续许可申请承诺表》,承诺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即可当场换发《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实行“承诺即入”,对于风险程度较低,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纠正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行为的行政权力事项,实行“承诺即入”“先入后验”,减少跑腿时间,使审批实现“即来即办”。
迈开“信用+审批”关键步,让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以“信用修复一件事”为切入点,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提供政策解读、问题咨询、业务受理等服务,指导企业完整、准确提交相关材料,最大限度缩短信用修复时间。同时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建立申请人诚信档案,对虚假承诺的申请人信用修复前不得再适用“信用+审批”模式。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信用+审批”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突出信用监管,引导失信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实现社会信用有效约束。截至目前,全旗办理“信用修复一件事”497件。
下一步,乌审旗将持续扩大“信用+”审批服务覆盖面,以信用推进审批速度,持续提高企业群众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推动“信用+审批”服务实现“极简好办、极速快办”,打造诚信政务和优质营商环境新形象。
(乌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