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牵一缕清风轻轻地走来

——词作家乔明创作歌词赏析

□王伊胜

版次:072024年10月17日

盛夏草原,歌声悠扬。激情澎湃的《故乡的奶茶——乔明作词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出虽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那纯美的歌声、悠扬的旋律,依然在我耳畔回响;热烈的掌声、激情的氛围,依然在我眼前闪现。

我和国家一级词作家乔明相识近半个世纪,两人一同走过了怀揣理想的青年时代、事业忙碌的中年时光,走进了春华秋实的退休生活。但无论在什么年代,身处什么岗位,乔明身上总是有一股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火一样的激情。在几十年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读书与写作,不断滋养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把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爱恋浓缩在笔端,创作出大量诗歌、散文和歌词。他作词的歌曲《故乡的奶茶》《草原绿色》分别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飞起来》被选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开场曲和主题歌;《心中的马兰花》被选入内蒙古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歌曲专辑《祝福草原》,《鄂尔多斯》被收入《内蒙古民歌精品典藏》DVD和《内蒙古民歌名曲通典》,《草原,我的家乡》发布后位列内蒙古音乐网音乐排行榜之首。作为一位高产的词作家,乔明作词的歌曲曾多次在新华网、央视网、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节目、内蒙古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鄂尔多斯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各类大型演出中多次演唱和播出。

乔明创作的歌词和他性格一样,朴实宽厚中蕴含着浓烈的激情和灵秀的睿智,他创作的歌词《故乡的奶茶》,以美丽的草原夜色为背景,用白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美丽的场景:夜色悄悄地降落在草原,炉火映红了阿妈的脸庞,沸腾的奶茶荡漾着浓浓的醇香,牧归羊群已经进入梦乡。歌词开头的这四句,用朴素的语言勾画出了炉火、阿妈、奶茶和羊群这四样构成草原上牧民家庭生活里最常见的人与物的元素。每个元素充分运用了视觉、味觉、听觉的修辞。例如“映红”一词,“映”字在这里是当作动词用,炉火映在了阿妈的脸庞上,呈现出了炉火一样的红色,给人以视觉上温暖慈祥的联想;而“奶茶荡漾着浓浓的醇香”,给人以味觉的回味;“牧归的羊群已经进入梦乡”则给人以听觉和视觉的想象。接下来,在一番内心抒情之后,又是白描式的画面与心绪的流露:“月光悄悄地照亮了牧场,阿妈的歌声温暖我心房,沸腾的奶茶送上深深的祝福,远归的游子已热泪盈眶”。月光、歌声、心房、奶茶、热泪,这些描写草原夜色和内心活动的词汇,自然而然地抒发了一个游子回到故乡的脉脉情愫,歌词用奶茶贯穿全篇,生动朴实地诠释了词作家深厚的草原情怀,令人百听不倦、回味悠长。

一首能打动人心的歌曲,都会在听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共鸣缘于歌词传递出的意境触碰到听众内心的情感,也缘于动人的旋律与歌词水乳交融地表达。纵观乔明先生创作的歌词,都是以赞美祖国、家乡以及母亲、牧人和爱情为题材的,这既是早已融入血液里的情感,也是他歌词创作的丰厚的土壤,更是一个词作家文化上的自觉。在这样大的坐标定位基础之上,创作的源泉喷涌而出。他的歌词作品,正如他创作的歌词《走进草原》中所写的,像从草原上牵一缕清风,轻轻地走来。

在歌曲《金色的草原》中,乔明以清晨或黄昏时分入笔描写,草原呈现出洒满金色阳光的景色,但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金色的描写上,而是借此抒发和祝愿牧民的生活像金色的草原一样灿烂幸福,伟大的祖国像金色的阳光一样熠熠生辉。歌中写到:“金色的草原上,牛羊肥壮,蓝天白云下,美酒多飘香,金色的草原上,风景如画,献给伟大的祖国,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他创作的《心中的马兰花》咏物抒情,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草原上的牧人“扎根大地千百年”,幸福的生活像马兰花一样,在“灿烂的阳光下,自由地绽放。”他创作的《草原小路》,通过对草原深处一条小路的描写,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阿妈抚育我成长、阿爸扶我走向远方,把草原情、父母情和浓浓的故乡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启示人们,一个人无论事业上走得多远,人生多么灿烂,都不能忘记故乡的路,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乔明在歌词创作上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件件具体事物切入,视角独特,以小见大,咏物抒情,抒发了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草原游子对抚育自己成长的家乡和父母的深情厚爱。

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植根于火热生活。生活的底子越厚,作品就越贴近生活,就越能感染人。生长于黄河“几字弯”内、长期在鄂尔多斯工作的乔明,无论身处哪个工作岗位,也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次到基层调研的时候,都要深入到最基层的实际生活中。农牧民的生活现状、生产方式、思想感情,他都了然于心,他都感同身受。这种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转换在歌词创作上如鱼得水,驾驭自如。他创作的歌词既有以小切口写人或写景咏物的抒情,如《父亲》《故乡有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又有视野宏大、气象万千的深情礼赞,如从《黄河几字湾》《我的鄂尔多斯》《七星湖》《我心中的恩格贝》《瞭不尽的准格尔》《飞起来》;还有表达思绪和细腻情感的歌词,如《恋歌》《思念》等。这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写景、写人、咏物与抒情相映衬的创作风格,显现了词作家对多种创作手法的娴熟把握,从而形成了从具象到抒情、从咏物到礼赞的多彩立体作品。

乔明创作的歌词系列内容丰富、变化多样、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有几首描绘家乡颜色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立刻会产生视觉上的代入感。例如歌词《蓝色》由白云朵朵的蓝色天空,联想到蓝色的哈达;又从蓝色哈达,联想浩瀚无垠的蔚蓝色的草原和牧人宽广的胸怀,这种由景到物,又从颜色到天空大地,再到草原儿女宽阔胸怀的创作手法,折射出词作家的豪迈情怀和对草原的深情祝福。在《绿色草原》中“蓝天和白云拥抱着绿色,太阳和彩虹牵挂着绿色,古老的勒勒车装满绿色,洁白的毡房依恋着绿色”这4句关于绿色的俳句,从蓝天、白云,到太阳、彩虹;从古老的勒勒车,到洁白的毡房,把绿色草原描写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亲切自然。《草原上的月光》是一首借用月光的颜色以景抒情的佳作,同样是明亮的月光,但草原上的月光更分外明亮,置身于草原皎洁的月光下。在月光如水的草原之夜,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无尽的联想,这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描写最多的题材。乔明用“月光啊月光,草原上的月光,静静啊静静洒落在我心上,远方的姑娘仿佛就在我身旁,琴声啊琴声为谁在歌唱”。廖廖几句歌词,触碰到人心中最柔弱的情思,也赋予了这首歌所表达的人间永恒的爱。

凡是能引发人们内心共鸣、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内容往往都是歌颂祖国、感恩母亲、礼赞大自然、赞美故乡以及歌唱爱情的,这也是多年来草原歌曲经久不衰,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深层原因。乔明在歌词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心系家乡,把对草原深情的爱恋浓缩在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人、景、物上,用最为朴实的文字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细致入微,打动人心。他写人,离不开草原上阿爸和阿妈,离不开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离不开他们善良宽厚的胸怀。在形象的塑造上,没有概念化的语言,而是以生活中细节来描写和烘托,如在歌词《父亲》中写到“含着眼泪追寻你远去的背影,你走进了深深眷恋的草原,静静凝望你慈祥微笑的照片,心中涌动着你生前谆谆教诲的万语千言……”这种在写实与写意相互交替的手法,更容易让人在产生联想的过程中引发共鸣。

乔明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音文学学会副主席、鄂尔多斯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名誉主席,在歌词创作的道路上,乔明始终守望祖国、守望草原,以故乡为时空、以草原为底色、以人的生活为元素、以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创作动力,如清泉喷涌般创作出了洋溢着浓郁风情的优秀作品,为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才情与力量。在《草原儿女永远眷恋的故乡》中,乔明写到“站在高高的山岗,遥望无际的绿色牧场,马头琴在心中拉响,这里是草原儿女永远眷恋的故乡。举起酒杯放声歌唱,明静的湖水托起吉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绿色和希望在心中唱响……”乔明用歌词倾诉着各族儿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家乡的赤子情怀。

今天,已从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工作岗位退休的乔明,又义务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会长的位置上辛勤工作。在这里,衷心地祝愿乔明的歌词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源源不断!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