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崇德向善 依法行善

□李儒仑

版次:052024年09月04日

9月5日新修订的《慈善法》正式实施。慈善事业是党领导下的崇高事业,是实施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对助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到来之际,鄂尔多斯市民政局围绕“崇德向善 依法兴善”主题,深入东胜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

9月1日上午,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现场市民发放新修改《慈善法》,讲解了新修改后的《慈善法》特点与亮点。鄂尔多斯市民政局联合鄂尔多斯市慈善总会发出倡议,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并发放“善聚暖城”慈善项目清单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鄂尔多斯市福利彩票中心现场设置临时彩票销售点、展示展板和播放公益宣传片,吸引市民驻足观看,了解福利彩票公益属性和重要意义;鄂尔多斯市慈善总会现场发布“低收入家庭特殊儿童救助、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困难民警辅警帮扶”等5个慈善项目;鄂尔多斯市明星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发放宣传资料,并号召市民积极参与困境老人帮扶项目。本次活动公布的慈善项目清单包括“慈心助老、暖城童享、仁心助医、暖城暖警”等共计16项活动,项目总额超过1800万元。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鄂尔多斯市民政局聚焦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和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不断夯实慈善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加强慈善行业监管,切实加大支持福利彩票事业,帮助公益慈善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发挥出有力的助推作用。据统计,“十四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累计销售福利彩票21.26亿元,累计支出返还盟市福彩公益金2.21亿元,全部用于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助残康复、社会救助、基层服务等,资助公益项目400多个,累计投入已达1.37亿元。全市社会领域募集帮扶资金、发放慈善物资超过14亿元,涵盖敬老扶老、扶贫助困、儿童关爱、资教助学、赈灾应急、体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公益慈善事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鄂尔多斯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彰显了公益慈善的作用和力量。

今年,我市以全国社区基金会服务试点和自治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试点“双试点”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领导,注重发挥好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和助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扎实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需求精准导向服务。依托民政基层服务平台,建立慈善“需求库、资源库、项目库”三库清单,探索搭建需求检索信息化平台,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寻找”服务对象,开展慈善项目活动,推动“老小困残”“需求—服务”精准有效衔接。二是强化服务项目化牵引。推进慈善项目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邀请先进地区慈善领域人才开展专题讲解培训,带动各旗区各部门、慈善组织开发“大病救助、低收入家庭帮扶、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慈善项目21个,受益3200余人次。推动慈善组织在苏木乡镇(街道)或城乡社区设立“社区基金”,引导汇聚社会资源,为慈善项目落地注入不竭动力。三是积极扶持慈善组织发展。鼓励爱心企业和个人成立慈善组织,引导慈善组织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市内慈善组织数量已发展到47家,占比全区总量的近1/5。四是加强慈善组织合法规范活动。大力普及《慈善法》,实施年度工作报告和年度检查“双检”制度,开展10%慈善组织的实地抽检,确保慈善资金使用规范,加强慈善组织诚信体系建设,推行“阳光慈善”,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率达到100%。五是持续实施福彩公益惠民项目。新建基层“儿童之家”20处,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基础设施改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和困境儿童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孵化等公益项目100多个,累计投入福利彩票金5800余万元。六是积极选树典型代表。鼓励爱心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评选活动。目前,我市1家慈善组织荣获“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1个单位和4家企业获评“内蒙古慈善奖”。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民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慈善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健全慈善工作和服务体系,积极传播慈善文化价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创造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社会良好氛围,奋力谱写鄂尔多斯慈善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