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非遗传承人浪腾花

用五畜毛发绣出手工魅力

□色音毕力格 额尔德尼塔娜

版次:032024年08月04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刺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专门用牛马驼山羊绵羊毛发刺绣创作的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浪腾花,她不仅致力于这项传统艺术的传承,还积极向后代传授这门技艺。

浪腾花,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牧民。从小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传统手工制作。十几岁时跟随姥姥在放牧间隙开始学习传统剪纸。通过多年的学习钻研、创意剪裁,到如今已经形成千余幅独立绘画的剪纸作品,蒙古袍、蒙古靴、插包、钱包、鼻烟壶罐等,不仅受到亲戚朋友、当地群众的喜爱,还受到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多项荣誉。2016年,她被评为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浪腾花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以五畜的毛发为材料刺绣的石榴等象征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作品。她介绍道,选择五畜的毛发作为刺绣材料,是因为这些动物在牧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榴则象征着繁荣昌盛和团结一致,寓意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刺绣技艺,更传达出深深的民族团结情感。

“精微绣最需要平心静气,一针一线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诞生一幅作品。”浪腾花说,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少有机会去体验那些需要耐心和专注的艺术。然而,刺绣艺术却是一个例外。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需要艺术家平心静气,全神贯注一针一线地创作,每一针都需要精确无误,这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艺术家的心血和热情,这种对时间的耐心和执着是刺绣艺术独特的魅力之一。

除了刺绣外,她还会剪纸。在剪纸过程中,她不断地琢磨、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如花鸟、牛羊马等草原上的五畜,这些图案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展现着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幸福的追求。

如今,浪腾花的女儿斯琴郝日乐在她的影响下,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承了母亲的技艺,还继承了母亲的精神和文化传统。郝日乐的黑短坎肩儿、迷你小包、鼻烟壶等作品,都充满了时尚感和艺术气息,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家庭之间的情感纽带。

从一针一线的刺绣芳华,到一丝一缕的文化传承,浪腾花所制作的刺绣、剪纸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她用匠心守护技艺,用坚守对抗时间,指尖下的千针万线化成一幅幅锦绣画卷,展现了鄂托克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情怀。

作者:${article.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