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钰丰
版次:062024年06月12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下,东胜区华研滨河小学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为指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颗星星在滨河小学闪耀为办学理念; 实践自育自学推进自主教育建设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为办学目标;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良、习惯良好、兴趣广泛、特长突出、全面发展的人为育人目标。始终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了一系列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珍贵经验。
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科学育人,以生为本。培养人才,首要之意在于“人”,如果“人”的培养方向错了,那又何以成“才”?所以,学生人格健全、道德高尚、习惯良好,才是树人之本、育才之基。滨河小学实施“以生为本,特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德育教育中,认真践行以“立德树人,学生为本,扬长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教育理念和“习惯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德育教育思想。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以“自我驱动、自主发展”培养和“特色班级”创建为重要手段,积极实施扬长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严于律己、主动自觉、自强不息和独立自理”的品格。通过不断创新德育活动,把德育工作根植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细节、环境、人物切入,体现“小、近、亲、实”,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实现常规育德、生活育德、心理育德、文化育德。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人。
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人是头等重要的事,人性是教育的精髓和根本。我们教育的使命应该在于“育人”,“育人”的目的在于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小就养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美德;从小就成为一个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人。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人性的种子、博爱的种子。教师教不好学生一门课,影响的可能是学生某个方面的技能;教不会学生做人,没有人性,就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把人性植入孩子的心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肖川教授说:“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的心灵,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我们教育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
坚持行稳致远、高效育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还需要抬头寻找方向,参与教育科研就是抬头寻路的很好形式,我校教师们从真实的教育问题中寻找科研的方向,从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寻找科研的真谛,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把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他们说这样的科研才是落到实处的科研,才是有血有肉的科研。教师们还从真实的合作研讨中寻找科研的氛围。我们每位教师都融入到科研团队中,有了团队就有了分工与合作,每一位教师都会分配到具体的任务,滨河小学的一人一岗不仅体现在每一个班级分工上,也体现在每一位教师的分工上,从合作中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可以使教师获得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教师们不仅要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学生,照亮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前进的道路,也照亮自己,使自己也焕发出动人的光辉。我想,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希望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
(作者单位:东胜区华研滨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