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烛
版次:062024年06月12日
鄂尔多斯作为典型的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生态建设,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推行禁牧休牧,实施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沙退人进、致富共赢的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社会建设卓有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经济指标全区领先,综合实力稳居中西部前列,成为黄河“几字弯”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鄂尔多斯夏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海洋,到处都是绿色的屏障,就是我们持续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建设投入,不但是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鄂尔多斯市是资源富集区,地下储藏了大量的煤炭,主要煤种有褐煤、长焰煤、肥煤、气煤、焦煤等,大多是工业优质动力煤,占全国优质动力煤保有储量的80%左右。煤矿开采后进行了回填与绿化,引导当地居民从事服务业以减少开垦,在回填区发展新能源产业,这些措施都见到了成效。工业区重视生态建设,农业区也重视生态建设,2023年,鄂尔多斯市通过“三委委员联合农牧民实施模式”“村办企业负责实施模式”“以家庭牧场为主的种植大户联合实施模式”等多种模式,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奖代补”等,项目区农牧民务工直接收益1400余万元,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水土治理的积极性,投身到生态建设中。
鄂尔多斯过去不但生态脆弱,还有着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北临黄河平原,呈东西条带状分布;毛乌素沙地地处鄂尔多斯市腹地,分布于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两大沙区总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0%左右,其中库布其沙漠面积为1万多平方公里、毛乌素沙地2.5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大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性的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极少。库布其多为细、中沙,而毛乌素则以中、粗沙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很好,发展林牧业前景广阔。有的地方由于多年的生态建设,基本实现了草原化。有的地方因为多种原因,还有零星的荒漠。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治沙造林,进行生态建设。要通过多种举措,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推进鄂尔多斯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鄂尔多斯发展优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产业为引导,以人才为根本,以绿色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互补中进行绿色研究,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崛起,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新路。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