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 鄂尔多斯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2025年09月29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愈趋激烈,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体现为先进生产力的竞争。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这不仅为像东北地区这样的我国老工业基地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道路选择。新质生产力聚焦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新质生产资料的组合跃升,旨在通过突破性、颠覆性、创造性的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揭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理论不仅契合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也顺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基地,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储量巨大,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5个煤制油气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基地之一和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肩负党中央重要使命和保供全国的职责。能源产业是鄂尔多斯发展的支柱和命脉,特别是煤炭产业,占据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内能源结构加速调整,鄂尔多斯长期赖以依靠的煤炭、电力、天然气、化工等传统能源产业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鄂尔多斯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不仅是全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引领,通过新质生产关系为能源产业锚定发展方向

政策导向事关产业发展全局,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导航仪”和企业发展“定心丸”。鄂尔多斯要实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紧密结合国际能源形势与我国能源战略布局,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全市能源发展制定清晰的路径方向。

首先,要立足国家能源与战略资源地位,一如既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将鄂尔多斯能源产业发展与国家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制定《鄂尔多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在保供全国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鄂尔多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为传统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和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引。第二,完善财政支持力度和范围,对鄂尔多斯范围内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企业发展,设立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激励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按照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给予相应财政补贴与政策倾斜。第三,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政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能源企业,了解传统能源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使能源企业在鄂尔多斯安心发展。

要以素质更高的新质劳动者为支撑,激活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创新型等为特征的劳动者作支撑,以其所拥有的先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生产力发展增添新动能。所以,鄂尔多斯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一定要重视新质劳动者的培养与引进,通过素质更高的新质劳动者激活能源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要精准引才,针对全市范围内的能源企业,特别是涉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煤矿智能化、煤炭清洁利用、智能电网、储能等重点领域,通过“项目引才”“柔性引才”的方式引进院士、行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为鄂尔多斯能源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要系统育才,重视本土人才培育,依托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和企业内部培训平台,针对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人才,进行产教融合,发展订单式培养和委托培养,强化系统性培训频次与实操性演练强度,培育一批与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劳动者。三要优化用才,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氛围,构建以质量、贡献、创新力等为指标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与新型劳动者相匹配的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科研热情。

要以技术含量更高的新质生产资料为源泉,驱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生产资料的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资料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赋予生产资料新的特征,从而显著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能源领域,智能化技术可通过智能监控与数据分析实现能源管理的动态调节和优化配置,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应对传统能源行业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鄂尔多斯要依托数智化的新质生产资料,推动能源产业在生产、运输、存储、消费全流程效率提升、绿色低碳和安全可控。一要推动传统设备智能化改造,为传统能源领域的机器设备注入更多科技元素,提高生产资料质量,通过能源大数据、智能电网、煤矿智能化等技术运用,提升电力、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浪费。如在电力领域,对火电机组加装智能控制系统,提升机组调峰能力,从而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求。二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产业,推动传统能源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搭建能源数据共享和能源管理平台,畅通数据流动,整合煤炭、电力、新能源等领域的生产数据、能耗数据、市场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调度。三要运用数字技术与低碳技术推动传统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在火电项目、煤炭开采领域和煤化工领域做好控碳降碳的“减法”和固碳用碳的“加法”,一方面利用智能化监测平台对碳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利用清洁低碳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应用,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化应用,实现鄂尔多斯传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要以范围更广的新质劳动对象为基础,为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构建新模式

新质劳动对象在传统物质资料基础上伴随着科技进步新发现的自然物,是注入了更多技术要素的原材料以及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对象。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对传统劳动对象进行范围拓展与链条延伸,在人工智能时代,新质劳动对象也由传统物质资料向无形数据要素转变,鄂尔多斯要以范围更广、技术要素更多的新质劳动对象为基础,构建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

一要提高煤炭作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开发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产品,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实现煤炭“由黑到白”、煤化工产品“由粗变精”,加强对煤矸石、矿井水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二要紧密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的发展与应用,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传统能源产业,帮助传统能源生产方式创新。三要拓展传统能源产业价值空间,利用好碳数据,以碳资产、绿电证书等新型劳动对象为抓手,推动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建立鄂尔多斯碳交易服务平台,帮助能源企业核算碳排放、开发碳减排项目,将“碳排放权”转化为可交易的资产,构建传统能源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委党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