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5日
(一)
行至年中,鄂尔多斯经济的脉搏牵动人心。
近日,鄂尔多斯2025年“半年报”如期亮相: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投资企稳回升,消费市场活力奔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系列态势勾勒出这座城市在复杂外部环境中保持平稳运行的韧性曲线。
2900.7亿元,这是鄂尔多斯上半年交出的地区生产总值答卷,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在自治区经济版图中,这份“成绩单”再次彰显出鄂尔多斯“顶梁柱”的担当与“排头兵”的底气。
风浪之中更见定力。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加码,这份“稳中向好”的成绩单,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凝聚着突破的智慧和向上的信心。
这份“稳”的底气从何而来?未来又将如何在“稳”的基石上踏出“进”的步伐?
(二)
回望上半年,一季度6.0%的同比增速为全年开了好局,二季度延续向好态势,用扎实的数据链印证着经济的旺盛活力。
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协同发力: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2%,农牧区发展根基更牢;第二产业增加值2049.1亿元,同比增长7.4%,工业引擎持续强劲;第三产业增加值833.4亿元,同比增长3.4%,服务业韧性凸显。
这组数据的背后,既有各产业自身的提质增效,更藏着结构优化的深层逻辑——作为能源大市,传统优势产业的稳健表现正是“稳”的核心支撑。
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让水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标准化养殖模式下牲畜存活率显著提高,农牧产品经深加工后通过电商外销,第一产业正从“靠天吃饭”向“科技赋能”转变。
工业园区内,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速成长。重型机械企业借智能生产线效率大幅提升,新型复合材料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第二产业多元发展增强了经济韧性。
城市商圈中,直播带货拓宽特色产品销路,文旅升温带动消费繁荣,金融信贷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以更鲜活的姿态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
各产业协同发力,让鄂尔多斯经济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增长,为后续发展积攒充足动能。
(三)
新兴动能的崛起,则为“进”字写下生动注脚。
如果说传统产业是鄂尔多斯的“立身之本”,新兴产业的破茧生长,正勾勒出这座城市的“突围之志”。
位于准格尔旗的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进入投产倒计时;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产出第一桶铀产品——科技创新的突破声,正在草原深处持续回响。
新能源领域的探索同样可圈可点。风电场里,一座座高大的风机迎风转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并入电网,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动能;氢能产业园内,加氢站有序运营,氢燃料电池重卡在厂区间穿梭,绿色交通场景日益丰富。更有“绿电+制氢”模式,让新能源的价值在产业链中不断延伸,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周边群众创造不少就业岗位。
从单点创新到生态构建,新兴产业正加速集群化发展。如今,“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集群破题起势,23个现代煤化工延链补链项目蓄势待发,千亿级“绿电”偏好型产业集群拔节生长。新兴动能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澎湃新势能。
(四)
经济发展的温度,终究要体现在百姓的幸福生活上。上半年,鄂尔多斯始终把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用数据丈量幸福刻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5亿元,同比增长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3元,同比增长4.9%。
这些数字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改善。新建的普惠性幼儿园解决了多个家庭幼儿的入园难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能诊疗设备让农牧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老旧小区改造让一个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技能培训则为更多居民铺就就业路。
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尤其亮眼: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唤醒蛰伏的需求,首店经济带来新鲜体验,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从黑色煤田上的绿色转型,到沙漠戈壁里的新能源革命;从产业链延伸的创新突破,到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鄂尔多斯这份“半年报”,既写满了“稳”的定力,更彰显了“进”的智慧。身处“下半程”,鄂尔多斯正以6.0%的增速为新起点,向着高质量发展跑出新速度、亮出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