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说起鄂尔多斯,人们就要与“羊煤土气”联系。
进入本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个昔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一直靠后、生态环境恶劣的盟市仿佛一夜之间声名远扬。随着一句在央视滚动播放的羊绒衫广告语“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鄂尔多斯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甚至蜚声海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依托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羊绒、高岭土资源,鄂尔多斯工业经济迅速崛起,带动全市经济总量一跃成为领跑内蒙古自治区的火车头。于是,“羊煤土气”成为鄂尔多斯的新标签,“有矿”“有钱”成为线上线下人们议论鄂尔多斯的焦点。然而,除了矿产资源,人们对鄂尔多斯人文资源印象不深,谈起鄂尔多斯的文化,不仅外地人知道的不多,就连本地大多数人也了解很少。人们对萨拉乌苏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河套人”、朱开沟遗址发现的商早期鄂尔多斯青铜器等文化遗产的知晓率很低,对鄂尔多斯多元融合、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了解不够。鄂尔多斯“文化禀赋与影响力不匹配”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影响着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25年年初,在鄂尔多斯市政协党组谋划年度协商议题的案头,由文化文史委员会提出的议题引起大家关注:“加强鄂尔多斯文化宣传,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为什么要选这一议题?文史委的说明是,议题立足点是发挥政协组织协商议政、凝聚共识的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议题有助于深入挖掘北疆文化时代价值中的“鄂尔多斯因素”,有助于查找“文化禀赋与影响力不匹配”的症结,有助于就增强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软实力提出对策建议,更好赋能北疆文化建设和地区高质量发展。
政协党组会议确定,2025年议政性协商就定这个议题。
议政性协商是各级政协组织的核心职能,能否有效发挥,最为关键的是协商议题的精准高质。市政协党组对文史委落实协商议题提出硬性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二是要组建精干高效的课题组,三是要周密安排调研工作,四是要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闻令而动。由市旗两级政协委员、宣传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文化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成立。调研方法、路径确定: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走访、座谈访谈、案例剖析同步推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