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一个地方如果想要被人关注就一定要具有独特性。而独特性的一种体验就是具备民族性。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居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沉淀,其中的文化底蕴和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属性,是民族艺术的精华与灵魂之所在,也成就了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在发展旅游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随着地理、气候、文化的变化,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鲜明地域特征,蕴含了建筑艺术、环境特点、空间布局、居住方式等建筑风格和特色,其中所反映出的各种装饰、色彩、样式、造型,更是体现着一个地区和一个时期的建筑美学和艺术特点。此外,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也都凝聚在一处处民居里,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记录节目中,将此誉为“凝固的诗”。
汲取地域的文化,追求地域特色,探求特色风貌,追寻绿色田园韵味,成为大家旅游的新热点,人们追求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深度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地区的传统民居,不仅留存着历史的痕迹,更传承着当地独特的风情文化,都有着别样的人文特色。与城市里的楼房相比,留存在全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呈现出的多是朴素的美、清丽的美、自然的美。再加上它们本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带有浓浓的烟火气,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身处那样的一种环境中,身心自然会得到放松,沉浸式体验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与喧嚣的城市里完全不同的身心体验。这样的体验,温润了人们的乡土乡情,让人的情感有了安放的空间,领略异地风土人情,追求更内在的精神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依托传统民居与环境和谐相融,使独具民族特色的有形载体融入旅游发展中,让游客亲近老民居,欣赏独特的建筑之美,感受先人的智慧,感受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不但能够满足游客汲取地域文化、追求地域特色、探求地域风貌的体验需求,也是盘活这些老民居的文化内涵以及提升其丰富价值的有益举措。
现在一些地方,已经把传统民居作为提升旅游吸引力的魅力增加点,让本地的旅游资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韵味和地域特色,使本地的旅游市场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如,广东潮州把那些深藏在内街小巷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修缮改造成民宿客栈,成了许多外地游客感受潮州人间烟火的落脚点;江西井冈山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建设了一批“红色记忆”民宿;山西康家坪民宿由百年晋南窑洞古村落整体改建而成,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内蒙古峡谷雅宿打造主题特色客房,凸显黄河大峡谷地域文化特色,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科学的开发理念和规划指导下,对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将更多传统民居转化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城乡旅游品牌,让传统民居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可以彰显本地区的文化和景观特色,增强地区吸引力,给游客留下美好体验,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