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一段记忆、一种味道、一次出行、一场活动、一位亲人、一句俚语……一篇一个,就是乔媛的活色生香、烟火印记。
机缘巧合吧。很幸运地,乔媛的《烟火印记》拿到的还算快,出来不久就到手了。读得稍晚一些,借假期时间开读,利用所有空隙,一篇一篇来。
生活中的乔媛,具有坚韧和柔软的性格,是比较能够包容的那种人,有娇俏妩媚的一面,文字却质朴。
似乎是,在城镇的某个巷子口拐进去,看见两边的人家,就随便走下去。可以敲开某户人家,讨口水喝,也可以进入临街的店铺,吃一个碗托。也有老人临街坐着,晒太阳;也有闲人聚一起家长里短;不想听闲扯,遇上下棋的也观棋,遇上打扑克的也看看战况。巷子走到尽头,可以再换一个巷子,也可以直接进入大街,几步之遥,就两个世界般。大街上车来人往,繁忙奢华,一派贵气;小巷子里清贫,但贵在悠闲自得。乔媛下笔处,仿佛这样的小巷子。只要走进去,尘世烟火毕现。
烟火中,是乐呵呵的乔媛,和她乐呵呵的文字,软乎而热乎。
软乎而热乎?就像是定义吃食。无疑,乔媛是爱吃的。她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吃货。热爱吃食的人,无疑是热爱生活的。说到吃食,乔媛喜欢说个约,似乎不约不尽兴似的。她认为,吃的是个情义。情义不情义我不能确定,吃个回味倒是真的。人的肠胃有记忆,作者文中所述,也大多是少时铭刻在心的吃食记忆,虽然还在吃,大多数已经有了回忆的味道,是记忆里的诱人美味。如今吃食越来越丰富,有些吃食,比如杀猪菜,情之所系,不过是童年记忆的一种延续。能把杀猪菜吃出红火热闹的仪式感,也就准格尔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的乐趣所在吧。其实,许多时候,相邀吃一顿杀猪菜,吃的并不全是味道,是现代文明进程中越来越少见的亲朋好友以及乡亲邻里之间的那种热络劲儿。乔媛触到了吃食后面的情愫,将心里所感说出来了,可惜没细究这后面的原由。
人对美食的渴望,从来都是只可体会,难以描述的,但是乔媛一再说出她的感受和惦记,也勾引我这个读着的人在她的讲述里回味准格尔滋味,一些过去忽略的记忆泛上心头。于她,好的吃食不仅是准格尔味道,是情和义,还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妈妈的味道。在我的观点里,用情义来定义吃食和相约,还是大了。我愿意将聚在一起吃一顿饭看作是情意使然,小许多了。于我,说实话,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这些文字的,我希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乔媛,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最终,被小乔文字后面蕴含的情感打动。
但这是乔媛以自己的方式在讲述,和人拉话一样。这无疑是富有个人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话语里迸发出特有的家乡词语,是一个借着文字念诵故乡和亲情的女娃。这女娃乐天不认命,认为唯有多爱自己一些,让自己活得不内耗,尽力成就自己,才是王道——这是小乔看待事物的方式,影响到文字,文字里就有一股劲儿,追求一种满。个人觉得,欠着点儿才好。怎么欠着一点,又说不好。说不好就不说了,打住。
乔媛的《烟火印记》分上下两辑,上辑便是“千里乡情共月明”,我独爱的是其中一篇《他的故乡在存折上》,视线独特,想法也很好,乡愁之外,说的是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大命题,若是再能延展并往深处挖一下,就是一篇极好的文字。
某种触动、某一流行、某次患病、某场相聚、某个话题、某些感观……一篇一通说道,就是乔媛的行事姿态,生活理念。
读乔媛,不知怎么会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人能自赏,又有自洽,也算难得。
如果说,《烟火印记》的上辑说的是准格尔老味道和父母亲人,讲的是一个时日的更迭,平常日子里的点点滴滴;下辑便是世间情态和自己的各种感想看法,并尝试着开始给自己的讲述里加入人物故事,有风生水起的劲儿。
生活中的乔媛给我的印象是挺爱捯饬自己的时髦女人,她说自己大大咧咧,这倒没觉得。感觉里是人机灵能容忍善沟通的那一类,心底是有欣赏在的。
一直以为,沟通是一件很费劲儿的事,表达和理解之间,总会有误会,也就有了变量。但是在乔媛这里,没有这个障碍。她的讲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读来没有一点儿隔阂。她是明枝亮叶的,是一眼看过去,视线不阻、一目了然那种。
乔媛给自己的定位是网文。她的文字真的有网文特色,无论标题还是行文,都有勾人眼球和刻意地迎合的味儿。只不过这个网文和惯常见到的网文还是有点不一样,在迎合中尽力保持了自己,也给了自己的文字一个定位,走质朴、平实、口语加方言的路线。其实这个路线并不好走,想要在熟悉的语境和情境中出彩,不落窠臼,总是不容易。
好在,借由文字,时光可以不老——就算时光流过,人自怡然。
还是那个感觉,似乎是在城镇的巷子里游走,有犬吠从某个院子里传来,有小孩子的嬉闹声,有门的开关声和人声、不见其人。小巷在光线的明暗中深深浅浅。日复一日,人们的日子平淡雷同没有什么好说,却还是有许多闪亮之处待人攫取。乔媛有心,删繁就简勾勒出所经所见,展示给欣赏者来读。
继续信步,会看见有两三女人汇合在谁家门口,交流着小巷信息,某某家的娃儿新谈了对象、某某家的老人又住院了、某某家的男人和女人还在吵个不休怎么怎么地……当然也说夜来的梦、早饭佐餐的小菜怎么腌制云云。有些屋子的门还是开着的,烟火气袭人。也有老者安静地坐在门前,脸上手上的皱纹里全都是风风雨雨的过往经历,能得知那些经历,就是一个好故事。
身处这样的巷子里,文字与人,很难说是谁成就谁,当有心者与用心者得遇,就会相互感染、美美与共。
这是尘世支流中的一条。终将,汇入人间的大河。
乔媛说,自己“愿意去追寻星辰大海,因为热爱就是最好的答案。”她用“在路上”确立自己的状态。未来,希望看到的依旧是一个激情四溢的乔媛,看到更加沉实,更加阔达,更加宽展,却不失激情的乔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