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2日
开栏语
幸福是什么?是家门口就能入园的乳儿班,是老旧小区加装的崭新电梯,是供暖季如期而至的温暖,是政务服务的指端办理、一窗受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在暖城,从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到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再到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惠民举措,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行动上,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即日起,《鄂尔多斯日报》将开设“幸福暖城 民生答卷”栏目,推出民生系列报道,讲述暖城暖民的故事,敬请关注。
近年来,我市全力构建数字化智慧交易体系,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全方位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
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不见面开标直播大厅,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分公司一项工程的监理标段正在开标,投标企业只需登录不见面开标系统,就可以远程参与开标。不到20分钟,开标流程结束,正式进入后续的评标阶段。
自2020年我市率先在自治区开通不见面开标系统以来,市场主体可以足不出户参与竞争,通过施行招标文件“零费用”,累计为13万多家市场主体节约文本费用1.45亿元。
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李晓宁说:“不见面开标为我们节省了交通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交易的公正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为有效防范人为因素对评标过程的干扰和影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管系统,开发应用“工程建设招投标监测预警数据研判系统”,通过对交易数据分析、研判,为各行业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实现交易各环节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招投标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兴科技,全面提升评委身份认证、评标过程保密、评标文件签署不可篡改等技术保障水平,确保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素保障综合交易中心副主任马彪说。
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创新服务,以关注企业、群众感受度为着力点,多措并举为市场服务主体降费减负,切实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我市招投标已实现担保、保险、银行3类电子保函全覆盖,办理费率下调至1‰—3‰,电子保函使用率达94.4%。截至10月底,累计为9万多家市场主体释放保证金现金压力123亿元。
“今后,我们将聚焦平台政治定位、市场定位、公共服务定位,全面构建‘数智交易’体系,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更加高效、便捷、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李亮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