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滨河 一起精彩”绘就民族团结新图景

2024年09月21日

(上接第一版)

王慧介绍,社区重点以善育朝阳、颐养夕阳和朝夕共融三大项目为抓手,针对青少年群体着力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发力;针对老年人群体着力从“文体活动、关注健康、建言献策”三方面发力;针对朝夕共融着力从“经验传承、老少同乐”两方面发力,让一老一小同学习增进认同、同活动促进交流,进而推动各族群众由居住空间拓展到文化、社会、心理等全方位交融。

“今天心情怎么样?来这里转转,给生活增加点甜味吧!”宁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便民服务大厅、市民生活科普馆、综合文化排练厅、“红领巾”小课堂等功能室,是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等20余项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能量“补给”。

情相连,愿相吸。生活在宁馨社区的人们正谱写着一首民族团结进步之歌,这样共居、共乐、共学、共事的家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织密“一张网”,构建最大“同心圆”

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正是滨河街道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体现。

“街道以‘嵌入式服务’全覆盖为目标,在各个社区积极打造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试点,着力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滨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海军说。

如今,滨河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统战之家等活动场地,已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站、点、角和“滨新侠”同心屋、同心驿站服务阵地近200个,把民族团结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织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一张网”。

“加油、加油……”满世尚都C区的小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趣味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3、2、1,开始!”裁判员的一声令下,选手们开始了激烈的比拼,跳绳的、踩气球的、踢毽子的……赛场上大家各显神通,博得观众笑声不断与阵阵喝彩。

8月21日,呼和塔拉社区联合康巴什区教育体育局组织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铸造团结基石 共享美好生活”趣味运动会。

而今,呼和塔拉社区通过与辖区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和”治网络,与企业构筑“和”建联盟,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共筑“和”美家园,与各族群众共建“和”谐社区的服务举措,发挥滨“锋”帮帮团、和事团、楼宇会客厅、居民早餐会等作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使辖区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文体活动越来越热,交流交往越来越多,民族感情越来越浓。”呼和塔拉社区居民王俊龙深有感触地说。

9月11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康城社区联合鄂尔多斯市直机关工委、康巴什区委统战部共同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之“家有好邻 约在中秋”友邻节活动,活动中共建单位、社区干部与辖区居民、企业商户、新就业群体、新社会阶层、物业公司等群体欢聚一堂,一起品美食、拉家常、做游戏,并对辖区的“铁杆商户”“暖城好管家”“暖城好邻居”“最美小哥”等进行了表彰。

社区居民孟红高兴地说:“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既让大家充满欢乐,也增进了不同民族、不同行业居民之间的了解,大家越来越熟络了。”

“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红纽带’,共系最美‘同心结’。”康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帆介绍。通过成立“益企”成长团,打造“滨新侠”同心屋、同心驿站,升级“蒙欣汇”党群服务站,开展“对话滨河”等举措,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养老关爱、金融支持、文化夜校等多元服务,广泛凝聚各类力量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五个维度”,扩大共享“同心果”

作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滨河街道不忘初心,2024年聚焦“石榴籽”同心聚力、安心和谐、悦心服务、红心引领五大项目,实施“双轮驱动”行动,依托“三大三小”宣教载体,突出“精分三步走”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强化民情工作站和暖城康少年健康工作室作用发挥,扩大和谐相融、成果共享的半径。

赵海军介绍:“双轮驱动就是以工代赈和集体经济,一方面通过以工代赈项目造福转移农牧民;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来反哺城市居民,最终实现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截至目前,在社区集体经济方面,按照“一社区一公司 一公司一发展方向”的思路,成立4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了智慧体育公园、社区邻里中心运营维护和手工制品等项目,惠民公益基金会进账50万元、集体经济公司入账23.46万元。

自今年初开展以工代赈项目以来,滨河街道已备案30支劳务队,成立“项目比选”委员会,依托“红色共富领航人”和“红色共富议事会”两大载体,承揽氛围营造、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等24个项目,带领转移农牧民和低收入人群有活儿干、有钱赚。

“之前虽然也在外打工,但经常接不到离家较近的活儿。自从去年加入了以工代赈队伍,街道和社区不仅让我不用再四处奔波,挣的钱还又多又有保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兴旺社区居民郝桃花说。

郝桃花通过参与以工代赈项目,每年能多挣近2万元。在滨河街道,还有很多居民也像她一样,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致富增收。

“‘兴旺人’就要有兴旺日子。”兴旺社区以“一居一品”为抓手,打造“美好丽日‘小八件’”“金心服务 和谐同信”“宏心相伴 朝夕乐源”“华莹‘馨邻荟’”服务品牌,并在“美好空间”邻里中心设置了美好会客厅、美好议事厅、美好健康室以及棋牌台球室等,还设置了利民的美好工作室,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手工艺品技能培训,制作“暖城手伴 滨河有礼”等多种手工艺品,进一步丰富辖区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从邻里节百家宴,同吃一桌饭,到“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开花,打造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滨河街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今后,我们会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嵌入式’‘滴灌式’‘互动式’等方式融入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聚焦有形有感有效,以用心用情的举措,特色鲜明的载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切实推进创建工作多点开花、提质增效。”杨怡然表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