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应浙江文友白沙邀请,前往温州雁荡山一游。
汽车掠过一路秋色,雁荡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古洞奇穴、雄嶂胜门和凝翠碧潭吸引着驴友的眼球,尤其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景观更令人叹为观止,难怪被海内外游人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一位清代诗人曾感叹:“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我游雁荡山,流连忘返的是雁荡山千姿百态、秀美峰峦的夜景。
朋友陪伴游了一天,饱览了雁荡的山光水色,也走累了双腿。向晚,我们回到旅社,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服务小姐说:“几位怎么不去看看夜景?雁荡山的夜景可美呢!”看她喜形于色,大有不看夜景是“虚生”的感觉。我们于是也随着人流,走入茫茫夜色之中。然而,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想象中的夜景,该是灯红酒绿,彩旗飘扬,轻歌曼舞……可这里怎么黑灯瞎火,连盏路灯也没有?悻悻然走了一段,路旁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夜荧灯。那些头上顶着灯,手里拿着灯的生意人径直走到行人面前推销他们的“光明”。山野村夜,平添了几分商业气息。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以为这所谓“夜景”,不过是聪明的温州人的营销手段罢了。白天赚门票,晚上再温柔一刀。我们甚至迁怒于那位多事的服务小姐。若不是她……这么想着,一双腿也不自觉地转向了回头的路。
就在这时,夜幕中传来导游小姐甜甜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停住脚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夜色、这夜景,大家看看前面,这就是我们白天看到的合掌峰,它的俗名叫‘双乳峰’,在这朦朦胧胧的夜晚,是不是更像大地母亲隆起的一对丰满的乳房?”经导游小姐一解说,我们顿时来了兴趣。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月光下的合掌峰,安详静穆,如梦如幻。趋前几步,从合掌峰的左侧望去,仿佛一个娉婷少女斜倚在右边的石岩上。她满含忧郁,凝视远方,如一个多情的少女,思念着心中的“白马王子”:又如一个痴情的少妇,期盼着她远别的丈夫……这便是人们所说的“相思女”了。
嶙峋壁立的峰峦,在湿润、柔软、静谧的夜幕映衬下,移步换形,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相思女、情侣峰……形神兼备,玄妙离奇。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怎能欣赏到造物主鬼斧神工般的神迹?
站在灵峰寺屋檐前后望,合掌峰头又出现了一只高飞的雄鹰。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又活现,展示出雄鹰敛翅的昼夜差异。其实雄鹰就是灵峰。威风凛凛,传神逼真!导游边介绍边做着大鹰展翅的动作。灵峰似一只矫健的雄鹰,平展着宽阔的双翅翱翔在空中,再凝视,像一架小型飞机。此时神奇的合掌峰是什么呢?灵峰和依天峰的峰顶微微凸起,浑圆而高耸,我们把它作为一体来看,就是神圣、伟大的双乳峰。双乳峰不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人民。因此它还有个雅称:东方维纳斯。此刻我想起1964年郭沫若游览雁荡,夜观雄鹰峰后挥毫的题诗:“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他觉得意犹未尽,又续作一诗云:“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寥寥数语,写活了白天与夜晚观赏峰石的绝妙差异。
我们又从灵峰寺前东侧观看合掌峰,相思女的乳房消失了,雄鹰也在人们不经意间飞走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对含情脉脉的伴侣。合掌峰瞬间变成了“夫妻峰”,也称之“情侣峰”。一对恋人,就像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一样,被王母娘娘拆散。浓浓的思念,在四季交替中蔓延;盼望相逢的喜悦,漫长的期待;放不下的牵挂,历经磨难,这对恋人终得相见。你瞧,这对情侣两眼相对,喃喃细语,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相思情。
踏着月色,眺望“犀牛盼月”,更是别有一番情趣。相传,从前有位美丽的姑娘在一财主家当牧童,白天放牛,夜里跟牛睡在一起。老牛对姑娘十分体贴,冬天用自己的身体给姑娘保暖,夏天则用自己的尾巴给姑娘驱赶蚊虫。姑娘长到18岁,出落得天仙一般。爱财贪色的财主起了邪心,企图霸占姑娘。姑娘向老牛诉苦,老牛就用一只角把姑娘送到了月宫,而它自己变成了独角的石犀牛。农历每月中旬,姑娘走出云层,撒下银光,来看望自己心爱的老牛,而犀牛也总是翘首仰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姑娘。这美丽的传说,伴着它在这山岗上屹立了千年。
神秘的夜景,美丽的传说,大自然真是充满了神奇的魅力。雁荡山真是个有趣的童话世界!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日本的东山魁夷还是俄国的列维坦,尽管他们都是世界级风景画大师,也无法画出雁荡山的质感,这是因为人造颜料只能是接近而无法完整地表达大自然。在雄奇瑰丽、鬼斧神工的自然面前,人类的语言又何尝不显得苍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