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家门口的“闲”资源

2024年04月28日

4月13日,周末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几分湿润,在东胜区万正小学的操场上,慢跑的市民、踢球的学生、追逐飞盘的孩子让这片操场的气氛变得格外火热。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市民正陆陆续续地走进校门登记,进入操场。

近日,东胜区发布了《东胜区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公告》,决定于4月13日起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东胜区37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公告发布后,立即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点赞,该条公告信息的微信阅读量更是突破1.8万。

而在公告发出后的首个周末,东胜区各中小学校园内的体育场所就出现了陆续前来运动健身的市民和学生,还在上学的苏梓萱就是其中一员。

“今天一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来学校运动了。我平时就很喜欢跑步,跑步可以释放学习的压力,虽然运动很累,还出了一身的汗,但感觉很快乐,这个周末过得很充实。”话音刚落,苏梓萱便又开始了自己的慢跑。

日头升高,操场上前来运动健身的学生和市民变得更多了。笔者在操场上看到,学生大多选择飞盘、足球和篮球等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一些家长和附近居民则更多选择羽毛球和慢跑这类锻炼心肺的运动。

“我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以前周边没有免费的运动健身场所,去马路上跑步不够安全,小区空间狭小又不方便,花钱办卡去健身房跑步不仅路上耗时间,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现在家门口的学校室外田径场、篮球场免费开放后,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健身需求,周末在这里散散步、打打球,既安全又方便,感觉很暖心。”家住附近的张炜说。

这样便民利民的好事,不止于东胜。为了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积极响应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进一步盘活学校体育设施,充分提高校园体育场馆利用率,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有序地推动全市所有中小学按照学校条件陆续免费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设施,通过激活原本“沉睡”的体育场馆资源,实现了社会与学校体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63所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向全市开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66.8%。接下来,我们还将分批次、逐步扩大开放率,让更多的市民和周边群众受益。”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杨春霞介绍。

学校操场对外开放了,该如何平衡好教学场地与体育公共场所的关系?

为了让广大市民在享受校园丰富的体育资源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校园体育设施,对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实现精准化管理就成为必然。

在东胜区教育体育局发布的《东胜区中小学校园体育场地开放公告》中指出,入场人员须携带本人身份证配合管理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后方可入场,在尽量简化入场手续的同时,确保了人员管理安全。同时,公告也在温馨提示中明确对入场人员的穿着、不可携带物品、财产安全、校园开发人员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强调。

在东胜区万正小学,一座崭新的栅栏将教学楼与操场做了区域划分,在栅栏上设有多处出入口并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警示标语,同时《万正小学对外开放场地规章制度》也已经被张贴在了校门外显眼处,万正小学通过增加硬件规范设施建设,便利了校与民。

“通过安装栅栏将学校的运动场地和教学区域很好地区别开来,让前来运动健身的家长们直接进入运动场地,避免迷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东胜区万正小学副校长宋辉解释说。

除了增加硬件设施,东胜区万正小学在接到开放校园体育场所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对操场、篮球场的器材、器械进行安全检查、检修,发现问题也当即进行处理,并对节假日值班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根据人员分工模拟演练,以确保节假日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后勤保障工作。

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进一步助力全民健身,只是鄂尔多斯市在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落细上迈出的一步。近年来,我市始终聚焦市民运动健身需求,通过强化群众体育硬件基础设施、增加各类体育赛事场次和强化群众体育服务指导,巧妙地解决了暖城市民“去哪健身”“如何丰富健身”“怎样健身”的问题。

强化群众体育硬件基础设施方面,2023年我市投资3亿元推进民生实事体育项目27个,其中体育公园项目5个、全民健身中心项目12个、多功能运动场项目7个、滑冰场项目1个、健身步道项目2个。全市新建三人制篮球场5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10个。在当下的暖城,各类体育建设设备及场所如繁星,三三两两点缀于城区各处。

在强化基础体育设施分布的同时,我市也通过启动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实施了全民健身“七个100”行动,全年开展全市职工篮球赛、全市第十七届乒乓球邀请赛、“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全市社区运动会等各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00余场,吸引市内及周边地区8万余人参与,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人群,为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更多平台,推动体育生活由“阶段性”变为“常态化”,让群众由体育活动的“观众”变为“主角”。

有了场地、有了比赛,如何确保群众以更加安全的、健康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很显然,我市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体育协会、俱乐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每年从体育教师、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社团组织的骨干、晨晚练点传播者中选拔培养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宣讲活动,邀请专家授课培训,不断壮大体育健身骨干队伍,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7529人,占全市常住人口3.42‰,真正做到了让群众身边‘有健身组织’‘有健身指导’。”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田野说。

今年,我市入围了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创建名单,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暖城的体育设施布局将更加完善、体育赛事将更加多元、体育服务将更加优质、群众多样化运动健身需求将被更好地满足,让全民健身成为暖城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