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五年蝉联全区第一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许燕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0日 09:27:45
|

125日,全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会发布消息,鄂尔多斯市获得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综合排名全区第一,实现了五连冠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扣三个四目标任务,主动对标对表,自我加压奋进,立足全区、放眼全国争先进、树标杆,先后推出6版共计1100余项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叫响擦亮了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营商环境质态不断向好。

极简审批,政务环境更加智慧高效

坚持以经营主体感受为第一评价、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持续拓展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市1.4万项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受理率100%。高效落实国家层面两批次21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11万件。178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办理。创建内蒙古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311项事项384项证明材料实现免提交。建成政务数据协同审批管理平台,归集156349万条电子证照数据,精准赋能教育入学、高龄补贴、免申即享等76个应用场景,提供电子证照共享调用4400万余次,完成2.4万余个申请材料免提交标注和应用,减免纸质证照材料提交15万次。全区率先打通税、费缴纳梗阻,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纳税税费同缴。鄂尔多斯市连续上榜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百高市榜单,2024年位居全国第52位、华北地区第一、内蒙古自治区第一。

极优服务,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践行做得要比说得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围绕服务项目建设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经营主体成长全生命周期提升服务。推行专区服务+增值服务+信用审批服务模式,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集综合受理、自主申报、帮办代办、惠企政策兑现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服务专区,企业开办、变更等74项基本服务和金融、人才等43项增值服务集中办理。搭建了27信用+服务场景,企业可享受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提取审批等高效便捷服务。推行智能审批+项目管家 +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将项目立项到竣工的4个阶段涉及12个部门24个单办事项,再造为22个工改领域一件事,全部实现全程网办。推行“AI预审+人工复核,将原本30分钟的人工审核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成立市政公用服务项目管家,组建1500多人的蓝马甲服务队,提供一对一精准、专业、贴心的帮办代办服务,助力269个项目加速落地。推行靠前服务+服务延伸+异地办理服务模式,靠前一步提供高效服务,设立170政银合作网点,推动255项高频事项就近办,并与90多个地级市达成合作,公安、医保、社保、不动产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12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办。全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深入实施助企纾困十大行动”“暖城·暖企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累计服务企业3500余户,达成订单59万余件、金额约280亿元。

极准监管,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

扎实推进平安鄂尔多斯、法治鄂尔多斯建设,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出台了《鄂尔多斯市平安建设条例》,打造了法润暖城政法系统党建品牌,构建全覆盖组织体系、全方位联动体系、全要素保障体系。将各旗区综治中心打造成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规范化、实体化解纷平台,实现解决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建立70个基层法律服务站,率先在全区实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工作站全覆盖。将公安机关249项行政审批业务全量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无犯罪证明出具、流动人口登记等42项业务实现全程网办。建成全国首家数智车管所,推动16132辆外埠车辆完成转籍,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工作入选全国试点城市名单。审判机关推动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落地落实,信息查询缩短至5个工作日;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闭环的“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法律援助1800余人。升级打造暖城“e”治平台,丰富了根数据库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在全区率先解决矛盾纠纷条块分割的局面,首创矛盾纠纷受理、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一网通办;接入信访、“12345”等矛盾纠纷数据,多维度关联比对分析,为社会治理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00余件。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督促有关单位整改恢复盲道、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设施等1021处。全市法院在全区首推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新模式,基本实现了纸质卷宗不见面、庭审全程数字化、语音识别加速度、电子档案一键转。打造了全区首家“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运行模式,月平均在线时长1900小时,热线办理反馈率100%,工单回访率100%,接通率和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极惠扶持,社会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聚焦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幸福,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一流社会环境。鄂尔多斯市持续为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空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先针对性出台《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出台落实六个工程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揽子政策,升级人才新政30科技新政30,印发《鄂尔多斯市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等,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突破34万户。实施金融赋能行动,设立“5100”新质生产力基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涌动,鄂尔多斯22家企业上榜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数量居全区第一。鄂尔多斯市多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的最高奖项长安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中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等荣誉称号……社会公众和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聚焦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使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苏俊杰说。